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ID:24808122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6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_第1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_第2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_第3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_第4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布置原则,阐述了其计算和设计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住宅1前言  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型式。这种结构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受到

2、了建筑师的肯定,更得到了住户与房开商的欢迎,为此,本文对这种高层住宅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结构分析及构造要求进行阐述。2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布置原则  短肢剪力墙体系是根据高层住宅平面特点,利用竖向交通中心区的分隔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墙,组成—个基本完整的核心筒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主要部分。外围部分的竖向构件,视结构受力需要和建筑平面布置,在房间分割墙交点处设置适量的钢筋混凝土短肢墙。各短肢剪力墙之间布置连系梁,把这些短肢墙及核心筒体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整幢建筑的结构体系。短肢剪力墙墙肢长约为5~8倍

3、肢宽,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布置形式通长采用L形,T形,也有少量十形,Z形,—字形截面。其形式随交点处建筑分割墙形式而定。也可混合布置部分长墙肢或矩形柱。  结构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短肢墙截面较薄,基本不突出间隔墙表面,大大改善大截面矩形柱占用使用面积及其对使用的不变,墙的数量可多可少,墙肢可长可短,视结构受力需要而定。可通过调整短肢墙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以调整刚度大小及刚度中心的位置。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布置方案较多,较易处理支承楼盖的要求。楼

4、盖可用肋型梁楼盖,也可为大跨度平面楼盖。短肢墙问的连系梁位于间隔墙竖向平面内,基本属于隐蔽型。由于减少了剪力墙而代之以轻质砌体,可减轻总重量,加快施工速度。当下部层数要求为大空间时,易通过转换结构或转换层来处理上,下部结构的关系。  短肢剪力墙除满足—般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要求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剪力墙的数量应当适中,满足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需要即可。短肢剪力墙尽量均匀布置,使其轴向力相差不大,而且也便于支撑楼盖。当有抗震要求或风力较大或者平面凹凸较多时,在平面外边缘及角点处,特别是外凸部分

5、,应布置必要的短肢剪力墙以加强其整体性,使之满足受力及平面刚性和抗扭转的要求。各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使之与连梁一起构成较规整且连梁连续数跨的抗侧力片。每道短肢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连接,连梁尽可能与墙肢的竖向平面重合。墙厚不宜过厚,尽量不凸出间隔墙墙面,以采用200m,250mm,300mm为宜。连接各墙肢的连系梁,梁宽一板与墙肢厚度相等,也可视实际情况略大于肢厚。必要时也可混合布置部分长墙肢或矩形柱。小塔楼(屋面机房)的结构形式应与主楼形式相协调,宜上下贯通,采用剪力墙或简体结构。  (2)高层建筑建

6、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最大适用高度应比高规表3.3.1—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8度(0.2g)和8度(0.3g)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80m和60m。b.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45,0.5,0.55;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

7、低0.1。c.抗震设计时,除底部加墙部位应按高规表7.2.6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外,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d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它部位不宜小于1.0%。e.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f.在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3短肢剪力墙结构  规范并没有将短肢剪力墙单独划分为一种结构形式,而是将其称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

8、力墙结构’即其仅是剪力墙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且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其所包含的普通剪力墙(主要是指结构平面中部由剪力墙构成的筒体,如楼梯间或电梯间)不能太少。3.1短肢剪力墙数量的上限  《高规》条规定,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这个规定是短肢剪力墙数量的上限,即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应超过总力矩的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