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

ID:24810269

大小:1.6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6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滤波电容在电压调整电路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源滤波 电容 电压调整器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系统中,体积越来越小,器件摆放越来越密,模拟、数字部分已很难通过布局有效分开,系统设计工程师往往在电源网络中使用很多电容,衰减高频数字噪声,期望能“净化”电源,减少对模拟电路的干扰。在电压调整器中,在输入、输出端通常都各有一只电容,跨接在输入、输出管脚和地(GND)之间。输入电容的主要作用是滤除交流噪声,抑制输入端的电压变化。而输出电容的作用,除了构成反馈环路的一部分之外(增加一个额外的零点,当然不可避免的也要带来一个极点,提高环路的相位裕量),还可以抑制由于负载电流或者输入电压瞬变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从某种角度来说,滤

2、除交流噪声与抑制电压突变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那就是去除交流信号。电容的特性不同介质种类的电容,其自身特性相差甚远。在描述电容的特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参数:电阻?符号R,是指通过导体的直流电压与电流之比,单位为欧姆。电抗?符号X,是交流电路中由电感和电容引起的阻抗部分,包括感抗(XL)和容抗(XC),单位为欧姆。阻抗?符号Z,是一个复合参数,实部为电阻,虚部为电抗,单位为欧姆,所以阻抗也可以表示为:Z=R+jX。电导?符号G,是指通过导体的直流电流与电压之比,电阻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电纳?符号B,是导纳的虚数部分,包括容纳(BC)和感纳(BL),单位为西门子

3、。导纳?符号Y,是阻抗Z的倒数,也是一个复合参数,实部为电导,虚部为电纳,单位为西门子,也可以表示为:Y=G+jB导纳Y通常表示的是器件并联的情况,而阻抗Z表示的则是器件串联的情况,见图1。其中,图1:阻抗与导纳的表示方法。所以对于串联的器件组合,如果θ>0℃,则说明器件两端有感性,越接近90℃,感性越强,当θ=90℃时,为纯感性器件。同样θ<0℃,则说明器件有容性,越接近-90℃,容性越强,当θ=-90℃时,为纯容性器件。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电容特点如表1所示,表1:不同种类电容的优缺点。现实中并没有纯电阻,也没有纯电容或电感,都是这几种理想器件的组合。实际的电解电

4、容的等效电路可以表示如图2所示。其中:Ra?介质吸收引起的电阻,Ca?介质吸收引起的电容,RLE?漏电引起的电阻,RL?引线引起的电阻,LL?引线引起的电感。实际的多层陶瓷电容的等效电路则可以如3表示,对于用作滤波作用的电容,当然不希望有ESL,即使在高频也保持良好的容性,即θ等于或接近-90度。图2:电解电容的等效电路。电容特性的实际测量因此,我们只需要测量出电容引线两端的串联电阻(RS)、串联电容(CS)、串联电感(LS)、阻抗(Z)以及夹角(θ)在对应频率下的值,即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电容的特性。下面以RubyconYXF系列电解电容为例,使用安捷伦的4284

5、APrecisionLCRMeter测试,得到表2中的数据。表2:RubyconYXF系列电解电容测试数据。从以上数据看出,50V/10uF电解电容,当f>800k,失去容性,呈现弱感性。表3则是Taiyoyuden贴片多层陶瓷电容16V/1uF、16V/0.1uF的测试数据。所以以上两颗电容在1MHz频率以内,都保持较高得Q值,呈现出良好得容性特征。表3:多层陶瓷电容测试数据[测试条件:Vbias=0V,Vac=1.0V]。电容的并联效果既然实际的电容特性与理想电容有一定的差距,那么接在输入、输出端的滤波电容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有的应用手册上给出,使用两颗

6、电容并联到GND,一颗容值较大的电解电容,另一颗是容值较小的陶瓷电容,比如C1=10uF,C2=0.1uF,为了研究并联的交流特性,加入一只电阻R0,等效成如下电路,交流特性的影响是由两只电容引起的,如图4所示。图3:多层陶瓷电容的等效电路。图4:两只电容并联的交流等效电路。其中R0为信号源内阻,R1为电容C1的等效串联电阻,R2为电容C2的等效串联电阻。传输函数可以表示成下式,从上式不难看出,系统包括两个极点,两个零点。,当满足条件C1>>C2,R1>>R2时,极点可以表达成下式,以上面50V/10uF电解电容,和16V/1uF陶瓷电容的数据作为依据,对上述器件

7、进行如下赋值,ESR取f=100kHz的值。R0=1Ω,C1=8.21uF,C2=0.997uF,R1=774mΩ,R2=190mΩ,图3网络的频率特性如图4所示,从上图看出,在紧接着第一个极点P1之后,出现了第一个零点Z1,它是由R1、C1形成的,如果没有电容C2,AC曲线将保持水平,不再有衰减。正是由于C2的存在,使得增益在通过第二个极点P2之后继续衰减,直至第二个零点Z2。因此要使两只电容并联的增益衰减更多,可以将Z2外移,也就是使电容C2以及R2远小于C1、R1。这是假定电容C、ESR在所有频率下都是定值的条件下,用MATHCAD计算出的理想曲线。实际上,

8、根据上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