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

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

ID:24815190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_第1页
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_第2页
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_第3页
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露醇和毗拉西坦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对照研宄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长沙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目的:探讨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屮,分别应用甘露醇和毗拉西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N肿瘤患者76例进行分析,患者术后颅内压均升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毗拉西坦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降压

2、程度差异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肿瘤患考术后发生高颅内压而言,应用毗拉西坦治疗方案的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少,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压,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颅内肿瘤;甘露醇;毗拉西坦;临床疗效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属于颅内组织原发性肿瘤。该疾病在任何年龄段都会发病,20-50岁为高发年龄段,且男性稍多于女性[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数据调查显示颅内肿瘤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是手术,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颅内压升高,不利于恢复和预后。为了进一步探宄临床治疗安

3、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屮,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在28—60岁之间,平均年龄(44.5±2.3)岁;病程2—6个月,平均(3.2±0.5)个月;肿瘤类型:胶质瘤16例,脑膜瘤22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在30—62岁之间,平均年龄(45.3±2.7)岁;病程3—8个月,平均(3.6±0.6)个月;

4、肿瘤类型:胶质瘤18例,脑膜瘤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1.2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术前经颅脑CT检査后确诊为颅内肿瘤,且满足手术指征,患者意识清晰,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排除意识或沟通障碍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肿瘤转移至全身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等。1.3治疗方法患者治疗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对照组采用甘露传治疗方案,患者使用125ml甘露醇注射液(浓度20%,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1020861)静脉滴注,在15分钟内注射完成。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

5、治疗方案,患者使用100ml毗拉西坦注射液(浓度20%,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4023627)静脉滴注,在10分钟内注射完成。每天3次,连续治疗6天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同吋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晕等,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指标,记录患者的瞳孔变化、对光的反应,以及视乳头状况。1.4观察项0和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比治疗前下降幅度超过75%;有效:患者治疗后的顾内压和治疗前相比下降20%—75%;无效:患者治

6、疗后的颅内压和治疗前相比下降20%以下。总冇效率=显效率4■冇效率。(2)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作用情况,从药物起效吋间、降压持续吋间、降压程度三项指标进行评定。(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治疗冇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药物作用吋间和降压程度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值在0.05以下说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

7、.9%。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治疗冇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o结果见表1。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8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低血钾1例,占比2.6%;观察组患者没冇不反应发生。除此之外,两组均没冇出现过敏、发热、头晕、静脉炎、肝肾功能损伤等情况。经比较可知,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3讨论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颅内肿瘤的临床检出率逐渐提升。就0前而言,颅内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显示致病因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癌基因和遗传学因素;第二,物理和化学因素;第三,

8、致瘤病毒因素[3]。该疾病的特点是发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