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节选)》

《托尔斯泰传(节选)》

ID:24815447

大小:1.7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16

《托尔斯泰传(节选)》_第1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_第2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_第3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_第4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托尔斯泰传(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托尔斯泰传罗曼罗兰《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名人传》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2.11827.03.26),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

2、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被命运捉弄的人,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他一生追求艺术的

3、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他恨别人,也被人恨;他爱别人,却没有人爱他。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他把自己置于痛苦之中,愈痛苦愈使他喜欢。米开朗琪罗: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岩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忧郁症患者,一个享受快乐、舍弃快乐的悲剧式英雄。托尔斯泰:一个离家出走的老翁,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名言集录: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痛苦换来欢乐。-----贝多芬越使我痛苦的就越是让我喜欢。我的欢乐,

4、就是忧伤。----米开朗琪罗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走近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译。作者,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获得,代表作有、、、、等。2.列夫·托尔斯泰,国作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巨人传》傅雷罗曼·罗兰法诺贝尔文学奖《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约翰·克利斯朵夫》俄批判现实主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

5、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28日从家中出走,11月7日因肺病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宁识字正音嚎啕(háotáo)自缢(yì)不啻(chì)胡髭(zī)殚精竭虑(dān)根深蒂固(dì)颓丧(tuí)悫直(què)疮痍(chuāngyí)刈草(yì)鹭鸶(lùsī)眩惑(xuàn)嚎啕:同“号啕”,形容大声地哭。自缢:上吊自杀。不啻:如同。悫直:朴实耿直。颓丧:精神萎靡不振,情绪消沉。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尽。根深蒂固:比喻

6、基础牢固;不易动摇。满目疮痍:比喻遭受破坏或灾害后的景象。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疮痍,创伤。词语积累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为什么托尔斯泰可以被称作巨人和英雄?2.理清层次脉络。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段),托尔斯泰的迷失。第二部分(第2-4段),托尔斯泰迷失之后的求索。第三部分(第5-11段),托尔斯泰求索之后的确认。第四部分(第12-27段),托尔斯泰的忏悔和战斗。如何理解:“突然我的生命停止了”?并非真的生命终止,而是无所意愿,感觉人生变得无意义,在生命中迷失了自己。当一切都如愿的时候,当连续工作十小时不知疲倦

7、时,托尔斯泰却突然陷入虚无,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真理,或者说真相就是:人生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他越是努力,越推进了不合理的人生,反而成了恶劣社会的同谋。托尔斯泰为何会陷入迷失?托尔斯泰迷失时的表现是怎样的?施用策略:藏起绳子防止自杀;不复持猎枪打猎,恐怕起意。家庭和艺术不能使他满足。依然不能退忍,到处乱跑,结果迷失更加厉害。如何理解托尔斯泰的迷失?(原因)托尔斯泰突然陷入虚无,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托尔斯泰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托尔斯泰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

8、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很快就破灭了。托尔斯泰悲观失望,一下子坠入深渊,开始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寻求解脱。民众。民众带给托尔斯泰的最大的震撼就是,与有闲阶级相比,民众从来都不会绝望,不会自杀,因为他们有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