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中及道路

浅谈园林中及道路

ID:24818570

大小:5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园林中及道路_第1页
浅谈园林中及道路_第2页
浅谈园林中及道路_第3页
浅谈园林中及道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园林中及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 要:对园林道路的特点、设计原则等作一初步探讨,旨在为同行们在造园实践或设计中提供一些参考,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1概述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园路的特点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除了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

2、。31 划分园林空间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换形”、“一曲一改观”,追求一种隽永含蓄、深邃空远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22 引导游览我国古典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

3、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23 丰富园林景观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周围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3 园路的设计原则41 园路要主次分明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

4、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园林中一般应考虑:⑴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mm)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⑵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

5、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⑶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32 园路的布局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

6、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

7、。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33 园林的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34 园路的结构设计园林结构形式有多种,典型的园林结构分为:⑴面层。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

8、一定的粗糙度,少灰土、便于清扫。⑵结合层。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⑶基层。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