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全1

中医养生大全1

ID:24827802

大小:5.59 MB

页数:184页

时间:2018-11-15

中医养生大全1_第1页
中医养生大全1_第2页
中医养生大全1_第3页
中医养生大全1_第4页
中医养生大全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大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中医养生大全緖论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巨大的贡献。中国医学发展概况医学起源——夏商时代我国历史年代:五帝——夏——商——周(西、东)——秦——汉(西、东)——三国——晋(西、东)——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1、医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疫病作

2、斗争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纯靠经验的早期医学。如穿着衣服、构巢、修筑住所以防恶劣的气候,从而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卫生保健。2、医学记载于甲骨文中夏代——开始使用文字——商代发展医学文字——甲骨文中(殷墟出土)如肠胃病、五官病、牙病、小儿病、妇女病等3、卫生保健和中外医学交流《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预防保健思想的萌芽宋元以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中医药走向世界1613年朝鲜的许浚著《东医宝鉴》70年代以后出现国际性的“中医热”、“针灸热”、“中药热”75年WHO委托,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国际针灸培训班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

3、证论治(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生理上的有机联系以经络、皮毛、肌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为组织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肝热——暴发火眼——宜清肝,肺和大肠相表里,肺热咳,可用泻大肠火的治法来达到清肺热的目的心——脉——舌与小肠相表里肝——筋——眼与胆相表里脾——肉——口与胃相表里肺——皮——鼻与大肠相表里肾——骨——耳与膀胱相表里2、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天气暑热——汗多——散热天冷——汗少、尿多——保温春季多温病,夏多痢疾、腹泻,冬多伤寒等(二)辩证论治何谓辩证论治?“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

4、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叫“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学的基本学说:《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保健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科学。内容: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则等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古人借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阴阳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相互对立两个方面

5、的概括,反过来说,自然界一切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阴阳。凡是活动的,外在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二、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阴下表内背脏腑五六心肝脾肺肾阴阳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物质——阴功能——阳气——阳血——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精人体的抗病机能——正气阳气阴邪致病因素——邪气阳邪4、用于疾病的诊

6、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八纲阴阳里、虚、寒表、实、热慢性的、寒、虚、机能低下-属阴证急性的、热、实、机能亢进-属阳证5、用于疾病的治疗“阳病治阴”——因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必须补其阴的不足“阴病治阳”——因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必须补其阳的不足损其有余“热者寒之”-阳热盛而损及阴液(损其有余之阳)“寒者热之”-阴寒盛而损及阳气(损其有余之阴)阴阳调治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归纳药物性能阴阳属性性寒凉,滋润味酸、苦、咸作用敛降-阴性温热,燥烈味辛、甘、淡-作用升散-阳第二节五行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木、

7、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相互联系与变化。“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二、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土爰稼樯”——生化、承载、受纳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对事物的五行归类1、直接归类(取相比类法)南方——火——心北方——水——肾中央——土——脾西方——金——肺东方——木——肝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长夏——潮湿——土秋燥——金胆、筋、目——木小肠、脉、

8、舌——火(二)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相互资生、助长;相克——相互制约、克制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我——母我生——子我克——为我所胜克我——为我所不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