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

ID:2483748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_第1页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_第2页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_第3页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_第4页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环节,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推敲和交流的话题。我受一些优秀教学案例的启发,想谈一谈自己对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交流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环节,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推敲和交流的话题。我受一些优秀教学案例的启发,想谈一谈自己对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交流。巧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关键词:倾斜消极

2、怠工者问——写学法指导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环节,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推敲和交流的话题。我受一些优秀教学案例的启发,想谈一谈自己对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交流。一、巧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观摩过无数次的课堂教学,回顾总结课堂提问的环节不难发现:体验成功的快乐几乎变成了反应灵敏、成绩优异者的专利,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连这个问题也不会”,有的甚至终年受冷落。尤其是在一些诸如优质课评选之类的公开课中,这种“倾斜”愈加明显,其结果是课堂上的“消极怠工者

3、”越来越多,教学也就成了少数人的课堂。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全面性,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是问题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让那些反应迟缓者也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机会;再者可以设计一下提问的形式,比如让学生通过书写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快速写下自己的答案。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去

4、过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了什么?生说自己的购物情况。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超市去购物(投影出示图片):水彩笔:8元水杯:2元玩具飞机:27元文具盒:3元足球:40元布娃娃:5元请选购你最喜欢的两样商品,算一算买下它们你要花多少钱,并列出算式。本片段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超市购物”入手,链接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兴趣、易接受,很自然地融入了数学情境中。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旦把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铭刻于头脑中,将会使他

5、受益终身。1.教学生动手。先看一个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到野外秋游,带了三箱矿泉水,一箱内盛有8瓶,回来时剩下一箱,另外还有7瓶。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剩下的矿泉水有几瓶?请你们用小棒来代替矿泉水数一数。生1:我是1瓶1瓶地数……一共15瓶。生2:我是4瓶加4瓶加7瓶,一共15瓶。生3:我是先拿2瓶和8瓶合起来是10瓶,10瓶和5瓶合起来是15瓶。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在此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法,而是借助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明确算理、比较算法进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学会了学习。2.教学生质疑

6、。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是投入学习的前提,敢疑才善思。曾经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提出两个问题到办公室去问老师,一时间诺大的办公室挤满了提“问题”的学生。我们姑且不说这种硬性规定恰当与否,但有一点,那就是这位教师能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敢于并善于质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

7、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四、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近年来小组学习被许多教师所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总之,正如《新课

8、标》所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