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ID:24846077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王元燕朱冬梅(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内科监护室450000)【摘要】探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及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医疗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小儿内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22—02一、前言当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出现呈逐年增多趋势。一方面,在于护理人员木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传播途

2、径和防控要求不太了解,而究其主要原因是细菌耐药日益增多,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总剂量及疗程均与多重耐药的检出率呈正相关。有文献报道,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能使病人的整体病死率减半。作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直接护理者,严格遵照医嘱给药、给药剂量的准确性、给药时间的间隔、给药的方法、用药的疗程、用药效果的观察等,就显得尤为重要。用药护理是病人治疗效果得以提高的保证。因此,平时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一旦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不仅应严格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防控、上报流程制度,还要高度重视

3、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用药护理。病人一经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第一时间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医务科,并积极通知所在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同时启动多重耐药菌管理机制对病人进行管理。再者,护理中要加强对此类病人的认识,提高对细菌耐药性的警惕性,强化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的培训,从而了解病人耐药菌的种类,易定植部位,抗感染治疗的过程,用药的作用、副反应,配合医生落实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以及治疗效果监测,并有效指导病人按医瞩用药,保证治疗的剂量与疗程,防止病人自行停药和随

4、意更换药物的品种等,最终起到治疗的协同作用,共同使病人得以康复。二、护理1、正确采集细菌培养标本,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感染性疾病患儿入院后48h内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遵医嘱采集血液、痰液、脓液、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血培养宜在高热、血常规危急值及并发严重畸形、中重度营养不良、早产或低体重儿病例中采集。血培养应在感染性疾病患儿入院时即采集,0的是寻找病原菌,并通过药敏试验为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脓培养及苏他体液培养应取中段培养物,痰培养在置管到达气管抽取痰液更有临床意义。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2、规范使用抗生素

5、细菌培养为多重耐药菌的重症感染患儿,以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髓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为主,常需使用限制性抗生素,如半合成青霉素类或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等。若伴冇严重并发症或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高危因素,需升一阶使用泰能、万古霉素等特殊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既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还导致菌群失调,使细菌耐药率增加,同吋也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因此,应根据病原学药敏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更多的耐药菌株。强调给药应定吋,注意配伍禁忌;观察用药后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有无下降,评估药物治疗效

6、果;按要求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情况。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药物副反应,如变态反应、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及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皮疹、瘙痒等,加强基础护理,避免二重感染。3、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儿童体温调节功能低下,感染易引起发热。重症感染患儿可伴有感染中毒性休克,持续高热可引起惊厥,因此对高热患儿四肢张力进行观察及监测十分重要,发热患儿伴心率异常加快应警惕心肌炎,发热伴前図张力增高、尖叫、反射异常等提示颅内感染,发热伴黄疸加重应考虑肝胆系统炎症,腹胀伴大便常规异常提示肠黏膜损害,应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面

7、色、意识、皮肤黏膜色泽及弹性、四肢张力及前囟、周围循环、大小便情况,保持气道通畅,发现异常及吋通知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4、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支持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治疗原发感染性疾病同时特别注意维持内环境平衡,定期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评估,调整治疗护理方案。密切观察患儿奋无呕吐及腹胀,每tl按吋完成奶量,无法进食、食欲差、营养不良患儿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5、各种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包括腹腔引流、胃肠减压及尿管管理,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做好

8、记录。6、伤口护理对伤口局部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伤口的大小、基底颜色、伤口渗液的量及性质、气味及伤口周围皮肤状况等制定伤口护理的策略。在感染期先用1%聚维酮碘清洗伤1_1,再用生理盐水冲净;内层使用藻酸盐敷料,表面覆盖无菌纱布,对感染程度重的选择含银亲水性纤维作为内层敷料;每tl更换敷料1次,当伤口滲液较多、外层敷料湿透吋随吋更换。待感染控制后使用亲水纤维加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