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ID:24855088

大小:4.88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8-11-15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_第1页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_第2页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_第3页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_第4页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诊(望闻问切)四诊望舌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之一;望舌与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特色方法;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有四种方法。望舌与养生第一节 望诊第二节 闻诊第三节 问诊第四节 切诊中医四诊望舌与养生望舌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的特色之一,属于望诊。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四种——四诊。望闻问切——四诊望诊:视觉——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闻诊:听觉、嗅觉——听病人声音、嗅病人气味………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切诊:触觉——触、摸、按压病人脉或肌肤等………望舌与养生《魏文王问扁鹊》.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

2、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问:扁鹊兄弟三人孰最善为医?答: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特点:以表知里要求:四诊合参望舌与养生一、望诊概念: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内容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皮肤望舌望舌与养生望诊——望神望神: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内容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表现】神志清楚,

3、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的表现。望舌与养生望诊——望神内容少神:轻度失神的表现。【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望舌与养生望诊——望神内容失神(无神):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见于久病、重病患者。【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提示】精亏神衰—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

4、体功能严重衰减。多见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望舌与养生望诊——望神内容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临终前的预兆。【表现】久病重病之人精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语声—忽而清亮起来;面色—突然颧赤如妆;食欲—忽然食欲增强。【提示】病危。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望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主要介绍望面色。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异常:

5、——五色主病白色黄色赤色青色黑色微黄、红润光泽。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白色——主虚、主寒证、主失血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面色晄白虚浮——阳虚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黄色——主虚、湿证萎黄——脾胃气虚黄胖(虚浮)——脾虚湿蕴黄疸:一身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证)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潮红——阴虚证面红如妆——假神(戴阳证)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青色主寒——青黑主痛——阵发性主瘀血——青紫主惊风——面色青小儿面青眉间鼻柱唇周发青-惊风先兆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色黑色——

6、主肾虚、水饮、血瘀面黑暗淡——肾阳虚面色干焦——肾阴虚眼眶周发黑——肾阳虚水泛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舌舌是人体健康的睛雨表。认识舌?组成——舌质、舌苔舌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又称舌体;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所生。分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舌质舌苔舌根舌中舌尖舌边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舌舌面脏腑分区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边—肝胆舌根---肾舌中—脾胃舌尖—心肺舌边—肝胆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舌为什么望舌可以了解健康?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脉直接或间接与舌有联系。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脾开窍于口,舌居口中,足太

7、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胃——舌苔禀胃气而生,系胃气上蒸于舌面而成。………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等。中国古代有“脉有假脉,舌无假舌”的论述。内脏有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在舌上。学会看舌,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舌如何望舌?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望舌与养生望诊——望舌正常舌象——“淡红舌、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