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ID:2485806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_第3页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梁亚明方凯何亚文曾凡猛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肇庆52606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神经外科130例行神经介入术的患者及同期行开颅手术患者120例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临床疗效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3%)相比对照组(21.7%)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神经介入是当前治疗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传

2、统开颅手术,其创伤小、适应证广,恢复快,临床上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尽最大可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jyqkagicBDTE微导管)等置入病变部位进行栓塞等介入治疗方案。常用的栓塞材料包括APOLLO支架(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生产)、EV3电解弹簧圈、法国Balt公司生产的可脱性乳胶球囊等。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按照是否可顺利完成手术分为:①手术成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无生命危险;②手术失败:因术中并发症或意外导致患者丧失生命或脑死亡。观察并记

3、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如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痉挛、动脉瘤术中破裂等发生情况。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小结神经介入是当前治疗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其创伤小、适应症广,恢复快,已被更多医师及患者所认可[3-4]。但神经介入术操作要求较高,手术难度较大,在所难免可有并发症出现。特别是合并有高血压、脑动脉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行介入术时并

4、发症出现几率增加。术中常见并发症包括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急性脑梗死、术中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等。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可能与患者情绪紧张,牵拉压迫、血容量较低等有关[5-6],患者可出现神情淡漠,面色苍白,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等表现;急性脑梗死为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7],发生原因包括:①血管内原有斑块脱落[8];②因肝素滴注不畅所致的血栓形成;③阿司匹林等抗凝时间不够;④手术操作时间过长。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的并发症的表现包括突发言语障碍,肌力减退甚至消失,重度患者可出现意识降低、昏迷等[9

5、-11]。介入术中因患者血压出现波动,介入材料机械刺激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可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2],此并发症发生急,进展快,形成脑疝概率高,极易致残致死[13-15]。脑血管痉挛的出现多于导管及栓塞材料刺激脑血管壁有关[16],分析认为与导管对血管壁刺激及反复注射手术丝线有关[17]。穿刺相关并发症因穿刺所致的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动静脉瘘等[18],多种原因可导致穿刺相关并发症出现,包括多次穿刺,动脉鞘管径过大,拔动脉鞘时时间太短,压迫点位置偏移,腹压增高等[19],有研究显示应用约束带压迫止

6、血效果相比传统压迫止血效果较好,需在今后临床实践中探索验证[20]。国外曾有研究发现动脉瘤患者栓塞后进行长期随访,再出血率在0.2%~1.3%之间,导致永久神经功能缺陷的约2.2%,应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覆膜支架、血流导向支架等,使得具有较高治疗难度和风险度的动脉瘤如“血泡样”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等治疗成功率大大增加。且大样本对照研究显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破裂动脉瘤治疗可作为手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一种最具价值的治疗方法,1年内残疾发生率为0%,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且治

7、疗后远期出血率大大降低。该组研究结果显示,神经介入组相比传统开颅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通过该研究认为,相比传统开颅手术,采用神经介入术能有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若要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必须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学、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等专业基础知识,重视操作技术训练,熟练运用各种器械设备,了解药物使用原则,掌握动脉血管造影仪的使用,实现对动脉瘤及病变的精确观察与测量,做到准确判断疾病及并发症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