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

ID:24859789

大小:32.6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6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_第1页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_第2页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_第3页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_第4页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心得8篇如何让“00后”与传统文化面对面? 如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长效机制? 上海的做法创意十足。上周末,一场精心准备的“中华优秀文化大餐”在宝山智慧湾科创园内闪亮开启,以“喜迎十九大热爱我中华”为主题的2017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为沪上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搭建了展示的平台———16个区37所非遗传习基地的非遗手工类现场展示令人目不暇接;14所非遗传习基地(演艺类)的舞台秀表演引来阵阵喝彩;通过博雅网报名的100多个市民家庭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互动体验。根据今年1月至8月的统计,本市57所优秀非遗传习基地在大世界开展传习传

2、艺展演共计130场;有32所学校建立“一校带动十校”机制,辐射周边30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园内外联动,使中华优秀文化焕发新的勃勃生机。身着蓝色印花布衣,脚踩织布机,三缕纺线从九年级学生陈予涵手里源源不断地缠绕到纺锭上。陈予涵来自徐汇区园南中学,从预备年级开始,她就参加了学校“锦韵”棉纺社团,跟随上海市棉纺传承人王梅芳学习纺织。两年多时间里,小姑娘不仅掌握了纺织技艺,还了解了不少中国纺织文化知识。更让她获益的,是在学习纺织过程中培养出的耐心、细心和坚韧的品质精神。2017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上,上百名如陈予涵一般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感

3、染的学生们登台亮相,展现了优秀技艺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从2013年至今,全市文化、教育部门联手,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的长效机制,在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师资、进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比如,命名了73所以学校为载体的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并在黄浦、徐汇、宝山、嘉定进行区域试点,让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1-2项非遗项目落地;安排“非遗”大师进校园授课,鼓励基地“一校一品”;通过形

4、成“一所基地学校带动十所周边学校、联动一个社区”机制,让“非遗”文化从小根植于学生心灵。同时,每年九月,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暨“我是非遗传习人”展示;编印了《上海市相关学科实施非遗文化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为有效融入课堂提供课程资源参考。在沪上中小学“00后”与“非遗”面对面金山区朱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王果果对于扎染这门传统技艺很是痴迷,从升入初中开始,她利用学校拓展课和城市少年宫的学习机会,选修了《创意扎染》这门课程。每周三个课时,与各种染料、布匹相遇,让这名“00后”兴奋不已。与传统课堂不同,《创意扎染》拓展课上,老师向学生讲解扎染这门传统技艺所蕴

5、含的文化,更重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迪下动手实践、实现创意。宝山区罗店中心校将“沪剧”和“罗店彩灯”两个“非遗”项目作为学校本课程《启梦》的一部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广和传习。学校长期与宝山沪剧团保持密切联系,聘请宝山沪剧团两位专业演员定期前来执教。沪剧社团多次登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成为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定点合作单位,多位学生获得了市级各类比赛的奖项,并参加沪剧《挑山女人》的演出。在沪上中小学,“00后”与“非遗”面对面不再是新鲜事儿。据悉,全市73所基地学校普遍把“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课堂,不少学校还编撰了自己学校的校本非遗教材。宝山区大华路第二小学2006年编写的

6、《剪纸》教材已经成为本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在全区70多所小学推广;虹口区北郊学校的陈凯峰老师是海派面塑第三代传人,在校开设海派面塑课程至今已有10年,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编著了三级面塑校本丛书;长宁区新泾中学为推广沪剧,把上海话学习纳入必修课内容,相应设计校园课本剧,该校九位传承人成功进入沪剧团;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把皮影与拓展课程(如动漫)相整合,并与手工、舞蹈、音乐等社团联合推进。不仅课程走进社团,有些学校还建立工作室或者陈列馆,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作为江南丝竹传承基地,担负宣传推广责任,在街道、研究所、非遗办等专家支持下,“江南丝竹展示

7、馆”改建修缮竣工,有效发挥了辐射效应,成为长桥街道、区域中小学乃至更广范围学生了解江南丝竹“非遗”项目的最好课堂;嘉定封浜高级中学拥有中医药、石库门文化、少数民族服饰等多个展区,成为该区传播文化的窗口;崇明区裕安小学先后建立崇明山歌体验馆、崇明扁担戏体验馆、模拟农业园区,营造了浓郁的本土生活气息。“非遗”进校园撬动传统课堂和教师队伍革新徐汇区园南中学美术教师石峻丞也是学校“锦韵”棉纺社团的指导教师。从传统的美术教师过渡到传统文化课的指导教师,石峻丞的跨越不小。他解释说,原本美术课大多以二维平面教学为主,教授学生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