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ID:24861104

大小:63.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_第1页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_第2页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_第3页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_第4页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摘要]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学界对于中苏关系恶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运用层次分析法研宄申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文章却没有见到。层次分析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苏关系、揭示其演变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良好的分析工具。在层次分析的视角下,国际系统、国家、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关键词]层次分析;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关系纷繁复杂,中苏关系也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迅速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出

2、兵朝鲜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苏同盟。1950年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然而,在1950年代末期,双方的分歧与矛盾逐渐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争端愈演愈烈,矛盾不断恶化,至1969年3月已濒临战争的边缘。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学界对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宄。但是,迄今为止,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文章却没有见到。层次分析法是国际政洽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本文尝试运用这一理论工具对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levelsofanalysis)与科学行为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是联系在一起的。戴维•辛格于1961年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学术

3、论文《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问题》,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国际关系。该文断言现实主义存在混淆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固有缺陷,“而层次分析把国际政治与对外政策加以区分一一国际政治是以国际系统作为分析层次,对外政策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层次”。辛格认为,国际关系研究包括国际系统和国家2个层次。这与肯尼思,华尔兹有所不同。华尔兹在其名著《人、国家与战争》中提出了3个层次: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国际系统因素。由于辛格和华尔兹研究方法的相互兼容和互补性,学界也把层次分析法称之为“华尔兹一辛格研究方法”。西方学者对于层次的划分有着不同的看法。詹姆斯•罗斯诺把分析层次界定为个人、角色、政府、

4、社会、国际系统等5个层次;而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则提出了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等6个层次。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从宏观到微观运用华尔兹提出的3个层次,即:国际系统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决策者个人因素。本文即从这3个层次来分析中苏关系。二、中苏关系恶化的国际系统因素从国际系统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发生的分歧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东西方关系上的分歧二战以后,美苏迅速走向了争霸的道路,冷战序幕随之拉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很快,但是仍然与美国存在较大的

5、差距。出于实力不足和保障二战胜利果实的考虑,苏联于1950年代和1960年代在外交上采取了守势,显得比较保守和谨慎。赫鲁晓夫推出“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在苏联的和平攻势下,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的势头。中国对于苏联的“三和路线”持怀疑态度。而苏联为了推行这一政策,要求中国在外交上进行积极配合,引起中国的不满。(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这些国际共运重大问题主要有斯大林问题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等。在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国家领导人。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抛出了秘密

6、报告,对斯大林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做法进行了揭露和秤击。苏联对于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整个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在如何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中国有着不同的看法。中国认为斯大林虽然犯有严重错误,但其成绩和贡献是主要的,他依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国还认为,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特殊地位,苏联在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应该事先与中国协商,因而对苏联的做法表示不满。中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没有大力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而中国则有不同的做法。这在中苏两国

7、的对越政策上可以看出来。在胡志明领导越盟军队与法国人作战时,斯大林没有支持前者。赫鲁晓夫继承了斯大林对待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同样没有支持胡志明的抗美斗争。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对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大力支持。1950年1月,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后者建交的国家,带动了其他国家包括苏东国家对后者的承认,中国不仅在外交和道义上支持北越,还为其培训了大批军事人员,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有力地促进了越南抗法和抗美战争的胜利。三、中苏关系恶化的国家内部因素从国家内部因素的角度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