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

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

ID:24861768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_第1页
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_第2页
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_第3页
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悟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摘要:要想学好物理知识,理解概念是关键。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充分遵从物理规律,才能更好的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科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概念不等同于其他学科的概念,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此,耍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并更好的将其运用于实践,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则是秉中之秉。为使学

2、生掌握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我觉得应从下面几点入手。一、创设情境,营造概念氛围创设概念和规律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由兴趣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10s,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lcm/s,让学生体验

3、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再比如讲解动量时,我们可让学生思考一辆小汽车以60km/h的速度撞过来,被撞的行人却安然无恙,学生便会产生“这宄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因为过来的是一辆玩具小汽车。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景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观察和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产物。对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

4、,为了分析研究的需要,往往耍忽略其次耍因素,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做出高度的抽象,建立起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例如,质点、单摆、点电荷、电力线、点光源等等。再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等前人的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建立起来的,构建物理模型对研究一些问题极为方便,是一种科学的研宄方法,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抽象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这种思维方法三、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另一种是数学语言,即公式。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

5、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存受到外力作用”,还要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3它就保持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6、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中用的是“跟”字而不是“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力是生加速度的原因。对于用数学语言即公式表达的物理规律,应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如,对电场中同一点而言,不能说场强E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因为场强E由电场和电场中该点的位置决定。四、加强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物理概念规律来源于物理现象,反过来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运用,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

7、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地说理和表达,并能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应用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力,我们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从动态和静态多角度地加深学生对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再有何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而什么时候不能看成质点,何时应用牛顿定律何时应用动能定理等,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加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着手于将概念具体化、通俗化,通过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掌握学习物理

8、的方式,从而将物理教学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尹晟;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