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

ID:24866790

大小:139.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1-16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_第1页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_第2页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_第3页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_第4页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很多跟我一样的初学者都会被各种金鱼疾病困扰,以下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转自中国兰寿网)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检索办法:CTRL+F,在查找内容中输入关键字,如“黑点”、“鳞片竖起”。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一)一、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白云病) (一)病状: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粘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二)病原体:是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for)。过去曾用过飘游口丝虫。虫体很

2、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金鱼、锦鲤、淡水热带鱼等都常患病。鱼年龄愈小,对此病愈敏感,对幼鱼危害最大,能引起幼鱼大量死亡。虫体大量繁殖的水温为12~20℃,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此病多发生在水缸和水质较脏的小池中。大鱼在越冬以后,饲料缺乏,患病后也能引起死亡。 (四)防治方法: 1、用食盐水2%浓度浸洗5~15分钟。2、用高锰酸钾20ppm浓度,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3、将水温保持20~30℃可以防治淡水热带鱼的鱼波豆虫病。4、用硫酸铜0-7ppm浓度全池遍洒。 二、斜管

3、虫病(白翳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因此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即使换清水仍不能恢复正常。 (二)病原体:是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虫体很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是鱼类常见病,多发生在小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对当年生幼鱼危害最大。繁殖的水温为12~18℃,从发现少数虫体,经过3~5天,就大量繁殖,最初少数鱼死亡,继之大量死亡。金鱼、锦鲤、淡水热带鱼都会得病,在室外鱼池水温在25℃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但在室内

4、水缸、水池中,还有此病出现。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12月至来年5月为流行季节,我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与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三、车轮虫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当病原体大量侵袭鳃部时,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通常没有特殊病状。 (二)病原体:是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is)通常寄生体表;球形车轮虫(Tbulbosa)、卵形车轮虫(Toviformis),通常寄生在鳃上。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主要危害金鱼、锦鲤和淡水热带鱼的幼鱼,大鱼虽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但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水温在25℃以上时,车轮虫大量繁殖,每年5月至8

5、月为流行季节。在水体中有机物含量高,低温也会大量繁殖。车轮虫常常和其他寄生虫一起形成并发症。此病危害热带鱼比其他鱼为甚。 (四)防治方法:和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四、寄生虫性皮肤病和烂鳃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粘液增多,失去原有光泽。鳃丝贫血呈淡红色或苍白色。病鱼常呈浮头状,换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显微镜检查体表和鳃上有大量病原体,应诊断为此病。 (二)病原体:是鱼波豆虫、斜管虫、车轮虫、颤动隐鞭虫(Cryptobia agitata)、鳃陷鞭虫(C.brachialis)、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半眉虫(Hemiophrys)等。 (三)危害和流

6、行情况:此病系多病原体的并发症,主要危害当年的金鱼、锦鲤和热带鱼,引起大量死亡。水温低时(20℃以下),病原体以波豆虫、斜管虫为主;水温高时(20℃以上),以车轮虫、隐鞭虫、杯体虫为主。秋末至春末为流行季节,我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和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五、小瓜虫病(白点病) (一)病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病鱼瘦弱,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因此病鱼经常呈浮头状。 作者:222.186.131.* 2006-4-2622:38 回复此发言 2金鱼疾病相关知识汇总(转),爱鱼有

7、恙可进来检索。(二)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成虫体长0.35~1.00毫米,体宽0.30~0.40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是观赏鱼常见病、多发病。从鱼苗到亲鱼都会患此病而大量死亡。小瓜虫繁殖最适宜的水温在15~25℃之间,当水温降低到10℃以下和上升到28℃时,虫体发育即停止。此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3?月,11?2月为流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