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

ID:24867177

大小:96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15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_第1页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_第2页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_第3页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_第4页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时明月汉时关边塞战争诗四首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关于边塞诗边塞诗派边塞诗的主要内容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建功立业的报国热情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压抑。3、对战争连年不止的厌恶,对归家无门的悲哀。描写边塞的艰苦荒凉,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边塞奇异的自然风光,借以歌颂边塞,赞美军人。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①抓住主要意象特征:边塞风貌(景和人),②整体感受,把握主旨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④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边塞诗鉴

2、赏一:边塞诗中的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人物意象: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征夫、闺中思征夫的少妇边塞诗鉴赏二:主旨(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边塞诗鉴赏二:主旨(思想感情)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4、有反映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注意点: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

4、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从军行王昌龄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

5、。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环境时序士卒风物景物悲凉伤感的画面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黄昏独上之情,极缠绵悱恻缕缕笛声,无限的思愁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诉,似征人的叹息,

6、引起万里相思之情。曲笔:以闺中之思已衬出已愁,更为情深写得虽是“边愁”,但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只是儿女情愁。通过曲笔来表达思亲之情: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与(其四)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四)青

7、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一其四抒情环境和心理描写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都有悲凉意味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故乡亲人的凄苦。“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陈陶“借问梅花何处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