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

ID:24868024

大小:67.2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_第1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_第2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_第3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_第4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大纲》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填空、选择】(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具有教育作用。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教育与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1)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简单题】形式化教育形态,他的形成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点:a教育主体确定;b教育对象相对稳定;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d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e由以上因

3、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Ps:《钦定学堂章程》是具有近代意义的第一个学制1922年中国开始实行“六三三制”解放后第一个学制是“1951学制”(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4、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在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简答题】:现代教育发展趋势。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时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7月1日开始执行)c普通教育与

5、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只是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f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一)教育发展的过程(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界教育以后的教育)1.古代教育(学校教育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p5-7)(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选择题、填空题】a阶级性、b道统性、c专制性、d刻板性e教育的象

6、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3.近代教育【简答题】:教育的巨大变化的表现: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B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C教育的世俗化;D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执教。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简答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D教育的多元化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题】终身教育的概念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

7、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最早提出终身教育—1919年英国;大力倡导—法国保罗*朗格朗】第一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学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后天形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有

8、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仁爱。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