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

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

ID:24869264

大小:6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_第1页
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_第2页
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肺心病100例李育龙罗先平(四川省岳池县中医医院内科四川岳池638300)【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运用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1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观察疗效。显效8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总结:以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关键词】慢性肺心病中医治疗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61

2、-02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曾高,使右室扩张或(和)肥厚的一类心脏病。笔者近年在临床上用补阳还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木组患者100例均为病情较轻的门诊病人,其中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在55-70岁之间,病程在10-30年之间。患者有咳嗽,咯痰清稀,喘促不能平卧,面目和(或)下肢轻度浮肿,痞满,纳差,畏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疲斑,脉弦滑或细涩,或结代。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黄芭6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川穹10g赤苟10g地龙10

3、g麻黄8g制附片20g细辛5g;甘草10g痰多喘甚者,加杏仁10g桔梗30g葶苈10g;肿较甚者,加防,10g猪苓10g茯苓10g;胎少者,加熟黄20g玄参20g。煎服,每日一剂,10日为一个疗程,1至3个疗程后总结。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显效:咳喘症状显著减轻,面0及下肢浮肿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或显著减少,心肺功能明显改善;有效:仍奋阵性咳喘,双肺仍奋湿罗音,心肺功能无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未消失,心肺功能无改善或病情加重。3.2疗效观察显效80例,冇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4病例介绍谢××,农民,65岁。2011年12月2日来诊,有“慢性

4、支气管炎”病史20年,5天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痰多清稀,气喘不能平卧,痞满,纳差,畏寒,肢冷,唇青紫,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查体:双肺闻及湿罗音及少许孝鸣音。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肺性P波,电轴右偏。诊断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方用黄芪6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龙15g麻黄8g制附片20g细辛5g杏仁10g桔梗30g葶苈10g甘草10g。煎服,每H—剂,并忌油腻食物,外避风寒之邪,连续服药10天,患者咳嗽,咯白色泡沬痰,气喘,痞满症状消失,食量增加,四肢温暖,唇淡红。双肺湿罗音及孝鸣音消失。5讨论

5、慢性肺心病是老年常见病,多由于呼吸道感染诱发而急性加重。依据其“咳、痰、喘、肿、瘀”等特征,属中医“肺胀、水肿、痰饮”范畴。急性加重期由于久病正虚,又复感外邪,病机复杂,症侯多变,病性总属本虚标实。笔者认为痰瘀互阻,阳虚水泛为其主要病机。患者由于咳、喘日久损伤肺脾,继则耗伤心肾之阳气。肺脾气虚,心肾阳虚,津液不化,停聚生痰成饮,上储于肺,肺失宣肃;脾肺气虚,运血无力,瘀阻心脉,痰瘀交阻,血行不畅则水无以利;心肾阳虚,阴水无制上凌心肺。故出现则咳、痰、喘、肿、瘀的表现。吋复感外邪致肺气郁闭,宣肃失司,而出现急性加重。本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合麻黄兼利水消肿之功;麻黄宣肺平喘;桃仁、红

6、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桃仁、地龙兼有化痰平喘之功;附子、细辛温化痰饮,与麻黄相伍外散表寒,内化寒饮;甘草化痰止咳,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利水,化痰逐瘀之效。来消除“咳、痰、喘、肿、瘀”的临床表象。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川芎可扩张肺血管,两者均冇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当归、红花能够改善肺血流、抗凝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