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树行风 用真爱暖校园

以师德树行风 用真爱暖校园

ID:24873378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以师德树行风    用真爱暖校园_第1页
以师德树行风    用真爱暖校园_第2页
以师德树行风    用真爱暖校园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师德树行风 用真爱暖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师德树行风用真爱暖校园  说起“师德”,飘渺而沉重、空洞而真实。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2、。因为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老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教师的灵魂是师德,那师德的灵魂是什么呢?  师德的灵魂是“爱”,这种爱包含着尊重和信任、学会倾听、真心付出、学会宽容。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3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3、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无私地付出,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爱就是师魂。  如今部分学生爱玩电脑、玩游戏,却不怎么爱学习,被称之为学困生。新时代教师处理学困生的态度如何?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也许会减少工作压力,也许会提高教育质量

4、,也许会赢得荣誉,但放弃的却是孩子的美好前程和理想,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梦想,留给自己的也将是永远的遗憾!不论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换做自己孩子由于某些原因被老师放弃,你又做何感想呢?作为一位教师,营造班级浓厚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活泼向上的童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感到幸福,对社会饱含责任与爱心。教师要像服务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态。不能高高上,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

5、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3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  爱孩子,就应该努力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生活和成长;爱孩子,就应该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他们成长所真正需要的东西。也许一个不经意鼓励的眼神,一个轻轻充满爱意的抚摸,一句短短饱含深情的问候,都可以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点亮理想的灯塔,开启人生最为重要的大门。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

6、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把爱和知识平等地给予每一位学生,而学生应该通过教育获得能力和性格上的独立,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的教育才真正美丽。  步入菁菁校园,迎面几个大字:“朵朵金花开、幸福放光彩”,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更是教育者坚定的誓言!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在

7、播撒知识的同时也把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因为我知道: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也能点燃希望的灯火。  有爱就有一切。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