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

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

ID:24875788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_第1页
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_第2页
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_第3页
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改漫谈略论历史教学的讲练结合模式

2、第1 讲练结合模式,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以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主体的认识实质上是主体利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也得到不断建构和发展。讲练结合模式的着眼点就是推动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内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

3、实基础。根据讲练模式的精神实质,在把握讲练关系及其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设计要针对知识点、重难点、理论、方法、思想教育等教学目标,或者说,要把所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或综合为特定的练习,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围绕目标精讲分析。比如讲一战的原因,我们要达到如下目标:①落实相关的基础知识,②掌握分析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方法,③掌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④提高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这就可以设计问答题:“有人说,假如塞尔维亚的那个青年不去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就可以避免一场人类的浩劫。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4、?从中你有何认识?”这样把知识、能力、情感教育目标通过练习溶合在一起,使教师讲解和学生接受也自然天成,入木三分。2、精讲要突出知识的体系结构,练习要有利于认知的构建要求。如今高考特别注重加强考查知识结构,强调对历史现象的立体分析,高中教材改革也突出了这一特点。布鲁纳说:“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了它,就更容易理解、记忆学科的内容,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因此,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注意挖掘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亦即必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它历史思维方法指导下构架

5、起来的,具有深刻内在联系并体现学科特点的体系。它实际也就成为知识、理论、方法的载体,成为对学生传播和渗透能力要素的媒介,但在实践中,许多人感到讲练模式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练习容易冲淡教学体系,使整个教学显得支离破碎。这实际上是没有切实领会讲练模式的精神,没有正确把握讲练关系造成的。从内容上说,练习隐含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占主线地位:但从形式上说,练又只是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步骤。二者都要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统筹安排,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此就要注意:①练习要依据所讲体系体现出序列性、联系性,使讲和

6、练在内容上能密切配套。不能见题就用,强加填塞。②在题型上可多选一些小型灵活的练习,如选择、简答、材料解析等,这些题针对性强,比较有利于体系安排。3、练习也不能完全成为教材内容的奴隶,练习可以延展充实讲的内容。高考历史试题大多倾向于提供课本中没有表述过的新情境,从新的角度考查学生。这种能力型的“活考”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平时活教,加强知识的递近、转化和辐射,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比如讲新教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可采用94年高考43题(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

7、后历史发展的预言及后来的修正问题),本题依托教材创设了一种新情境,而且更能密切配合新教材,使课本知识得到扩大深化和综合贯通,同时又可具体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处理材料,解决新问题的能力。4、讲练模式由于容量大,紧扣教学中心,这有利于高效益实现目标。这就要求:①设计练习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有启发性的、生动的新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布鲁纳说: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具有内在兴趣,有新发现的自豪感。由于高中学生的主要兴趣和需求在于理性思维,其独立、批判和表现意识强,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特点

8、,多给学生设置学习“障碍”,造成其迎接挑战、不断探究的主动心态。反之,象“一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这类简单平白的练习,就显得千篇一律,不易激发思维,更不能把学生的认识推向理性的高度。②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习题类型要多样化,以便根据需要灵活穿插使用,并注意借助小黑板、讲义、幻灯、录像、电脑等多种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广义的练习不局限于习题,可采用师生问答、辩论,学生讨论、辩论、质疑、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使整个课堂成为全方位立体教学,成为跃动的交响曲。这样看似浪费时间,实际上

9、不仅能产生强烈的课堂效果,而且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这实际也是与高考注重能力选拔,导向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接轨的,日久必见效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