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ID:24877946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屈存花翟彩霞近年来,陕北红枣产区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发病面积大,危害趋重,成为枣园主要果实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1受害症状  枣果感病后,外果皮出现淡褐色斑点,逐渐变为黄色水浸状斑,后期呈暗红色,无光泽,果皮收缩;果肉由淡绿色变为赤黄色,病斑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果肉糖分含量低,有苦味;果柄由绿色逐渐变为褐色,提前形成离层;病果生长停止,脱水,品质差,严重时提前脱落。2致病因素  初步研究认为,枣缩果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在老树皮、落果、落叶上越冬,6月下旬病菌主要靠昆虫、雨水和露水传播,通过伤口侵染果实。

2、红枣白熟期开始发病,着色期是发病高峰期。该病的发生时间、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果皮破损程度。果皮自然磨损或人工破损后产生伤口的枣果易感病。  2)害虫发生状况。绿盲蝽、枣壁虱、枣瘿蚊、大青叶蝉、黄斑蝽、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程度与发病成正比。2014年5月陕西佳县红枣产区降水多,高温高湿条件下绿盲蝽危害严重,没有及时防治该虫的园,枣缩果病严重。  3)枣园小气候。红枣成熟期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多、日照偏少,病害发生严重。  4)品种抗病性。木枣、金丝小枣属易感病品种,马牙枣、狗头枣、鸡心枣则为抗病品种。  5)土肥水管理。土肥水管理科学的枣园,枣树根系吸收能

3、力强,树体营养充足,生长健壮,有利于增强抗性(抗裂果),减轻病害发生。3防治技术3.1农业防治  1)清理枣园。枣果收获后及时将园内杂草、枯枝落叶、落果僵果等清理干净,集中处理,减少病菌侵染源。  2)刮除老皮。秋季枣树落叶后到翌年春季发芽前,刮除枝干翘皮、裂皮、病斑,减少红蜘蛛、大青叶蝉、绿盲蝽等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3)冬剪除虫。结合枣树休眠期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虫茧,降低越冬害虫基数。  4)封堵树洞。硫酸铜1份、石灰3份、水20份、胶泥适量拌匀,和成药泥,将树洞堵严。  5)科学管理。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减轻裂果,提高抗病力。雨涝季节及时排水,多施有

4、机肥,增施磷、钾、钙、硼肥,控制氮肥。  6)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既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还可降低生产成本。3.2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假死性,早晚灯光诱杀、人工捕杀。3.3化学防治  4月上旬至8月上旬,喷2.5%敌杀死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20%螨死净胶悬液2000~3000倍液等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早春枣树发芽前,交替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等,每隔10天喷1次,喷2~3次。8月中

5、旬,喷50%DT-M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农用链霉素、12.5%特谱唑粉剂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等,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