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ID:24880004

大小:6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6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_第1页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_第2页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_第3页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_第4页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湖南新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当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必然要求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明确指出了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最终目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

2、农村社会进步。而农村经济和社会本身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立足点。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显示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一、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农村教育的要求1.从国内外经济的大环境中考察我省农村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把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导向。随着我国农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将更快地走向世界,进一步融合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

3、趋势之一,意味着我国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脉搏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东南腹地,是一个农业大省,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1万人,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3%。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文化、经济氛围,经济必然会承东击西。要认识我省的农村经济,就必须把它放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那么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呢?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GDP1990年约为3006美元,在世界上所有

4、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00位左右,刚跨入世界银行划定的温饱型国家行列,属国际范围的贫困地区。而湖南省的经济水平又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属于中间的省份,1990年,全省人均GDP为1106元,经济落后是毋庸置疑的。2005年,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跨入全国中等发达省、区的行列,其发展是很快的,但差距也是明显的。2005年,我省GDP达到6473.61亿元,排全国第13位。排名比2004年后退1位。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54.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604.57亿元,增长

5、1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366元人民币。全省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三项产业结构为19.4:40.2:40.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点一线”地区GDP为4108.31亿元,增长13.2%,比全省快1.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63.5%。“长株潭”三市GDP为2412.6亿元、增长14.0%,比全省快2.4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GDP为733.66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快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价涨幅回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涨幅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

6、点。就业形势较好,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3801.8万人,增长1.5%。湖南在2004年度全国经济普查之前,GDP总量在全国排名12位。普查之后12位的排名并没有变动,但北京GDP总值超过湖南排到了第9位,而原来排在前面的湖北省,以GDP总量低于湖南8个多亿的微弱差距排到了第13位。湖南周边的省份,除广东之外,其余基本发生了位置后移的情况。经过国家统计局审核,2005年湖北省的GDP总量再度以几个亿的优势,超过了湖南,目前湖南在中部六省中,落后于人口大省河南和湖北,排名第三。2.湖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侧重

7、点的选择。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湖南的农村教育应该如何适应本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怎样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呢?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农村教育面临的课题之一,当中就有一个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在这种特定农村经济条件下,将农村教育层次的组合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的大小。很显然,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总体教育水平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然而不同的教育层次对不同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刺激作

8、用是不同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的欠发达国家为了寻求加快本国和本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教育发展探索,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这为我省确定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亚、非、拉欠发达国家在教育的发展上,有的侧重发展初等教育,如韩闰、泰国、肯尼亚、萨尔瓦多等;而有的则侧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发展,如印度、巴基斯坦、加纳、利比里亚等。耐人寻味的是,几十年来在教育发展上侧重于初等教育的国家一般来说经济都获得较高增长,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