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

ID:24880514

大小:5.8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16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_第1页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_第2页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_第3页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_第4页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了村民的什么意识?你眼中的民主应该是怎样的?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一、生活在民主国家二、参与民主生活了解中国民主发展历程,认同民主价值,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形式和制度,增强民主意识。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学生具备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1、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是怎样的?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3、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4、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什么?怎么做?(民主的保障)为什么?一、生活在民主国家板块一:民主

2、的足音(一)什么是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尚书》政得其民——《孟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一)什么是民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下面以中国为例子,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情下,是如何认识和探索民主的呢?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现代史(二)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

3、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初步觉醒,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失败。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同样因为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外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前期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后期十月革命带来希望,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

4、值结论?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现代史(二)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建党初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这是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创建三三制政权模式、实行普遍、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对“民主共和国”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党对政治民主的探索,不仅对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保护边区人民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创造出了许多民主的新形式、

5、新办法和新政策,成为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十分耀眼的一页。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渡性和尝试性特征中共一大: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目标,并在组织原则方面体现出党内民主的精神。中共二大:现阶段的任务是民主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根据地人民履行民主权利提供了保

6、障,是党对政治民主在实践方面非常重要的探索。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现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二)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中国历史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进入现代史追求探索民主价值建国初期(1949——1956)改革开放以来(1978——今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1954年,一届

7、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为实现民族平等,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民主确立◎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在农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颁行了《民族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