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

ID:24890173

大小:8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_第1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_第2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_第3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_第4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王新平(忪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南K:沙410004)【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浅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表浅病变,并用超声内镜(EUS)探查证实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EMR—L、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切除病变。病变标木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EMR耗费时间为10〜75分钟,平均为(32士2.5)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消化道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黄斑瘤、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异位胰腺

2、、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类癌、纤维瘤、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随访1一36个月,无1例复发或癌变。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效果好、易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深人研究。【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消化表浅病变治疗微创【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142-02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治疗消化道源自粘膜层、粘膜下层病变的重要方法,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浅表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

3、1]。它最早在国外用于黏膜组织的大块活检,消化道表浅病变如源于粘膜层、粘膜下层的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均可采用EMR切除。EMR作为微创内镜技术,明显优于创伤大的传统消化道手术方法,而且以完整的黏膜切除标木提供病理组织学研究,从而判断肿瘤病变是否完全切除[2]。现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年来治疗的92例患者107处病变的有关资料总结如下,并对EMR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加以讨论。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9月至2012年9只共有92例患者接受了EMR,其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21〜79岁,平均(50.

4、3土0.6)岁。患者中食管病变18例,胃部病变27例,结肠病变26例,直肠病变21例。1.2器械:消化内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超声内镜、高频电发生器、射频治疗仪、粘膜下注射针、多环套扎器、一次性圈套器、异物钳、热活检钳、钦夹等1.3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症:经消化内镜和超声内镜明确源自粘膜层、粘膜下层以及粘膜下注射吋抬举征呈阳性的消化道表浅病变。禁忌症:与常规消化内镜禁忌证相同。1.4方法:患者接受常规消化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表浅病变后,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査,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患者入院完成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

5、行EMR治疗。在消化内镜的辅助下,仔细观察病变并予以色素染色标注病变范围。色素染色具体方法为:食管病变采用碘溶液染色,或碘溶液联合亚甲蓝溶液染色;胃部、结直肠病变采用錠胭脂溶液染色。用射频探头在距离病变边缘2mm进行多位点标记(10〜14个位点)。粘膜下注射液(生理盐水或1/10000肾上腺素液或靛胭脂稀释液)准备后进行粘膜下注射(多位点,先远侧后近侧),直至隆起型病变明显隆起,突出于周围粘膜。采取单独或联合直接圈套切除、套扎圈套切除(EMRwithligation,EMR—L)处理病变组织。较大病变(如侧向发育型息肉)必要吋采用分片切

6、除法。创面出血予相应止血治疗,若为少许渗血,予0.8%去甲肾上腺素液冲洗、射频烧灼或热活检钳钳夹,若为明显射血,迅速清理视野后,采取钦夹夹闭出血位点[3】。病变标本取出消化道管腔后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病理标本,若离切缘2mm的范围内病理发现冇瘤、癌变灶,则行追加EMR以求完全切除病变。2结果2.1操作吋间:患者EMR吋间为10-75分钟,平均为32士2.5分钟。上消化道耗吋较下消化道短。胃部病变、结肠病变耗吋分别相应短于食管病变、直肠病变。直接圈套切除、EMR-L、EPMR三种方法相比,EPMR耗吋最多,

7、直接圈套切除较为简洁。2.2病理结果:食管病变:息肉5例、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5例、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3例。胃部病变:息肉15例,黄斑瘤9例,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6例、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4例,异位胰腺4例、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结肠病变:息肉13例,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2例、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直肠病变:息肉12例,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4例、类癌3例,纤维瘤2例。所冇高级别上皮内瘤及旱癌变病理标本均未发现离切缘2m

8、m范围内存在瘤变灶。2.3并发症:术后急性出血发生5例,经处理后迅速止血;迟发出血2例,采取热活检钳夹、钛夹夹闭出血位点及闭合创面后出血停止。1例患者发生穿孔,经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好转。食管、肠道病变术后无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