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ID:2489132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_第3页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_第4页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摘要】在农村小学,小学生由于受到学习习惯、计算态度以及教师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要由“导学作业”促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计算态度,同时加以课堂“一本一笔”的专题训练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培养策略;同时教师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变化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计算态度意志品质习题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现阶段在农村小学,小学生由于受到学习习惯、计算态度

2、以及教师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发现通过对学生进行导学作业结合“一看、二想、三算、四验”的计算态度培养,加以教师方面习题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变化性,就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下面针对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具体谈一下我的这些做法。  一、学生培养方面  1.“导学作业”养习惯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习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对第二天的学习没有计划。为了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探索实施了“5导学作业”支撑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这里的“导学作业”主要是把预习时间安排在学生学习

3、新知识的前一天晚上。作业内容分为四部分:“老师讲过的话”要求学生在做预习作业前先回想一下老师的导学内容,即讲过的知识点或注意的事项;“老师的要求”回顾导学作业的内容以及作业要求;“我的探索”即导学作业做的过程;“我的疑问”则是记录做导学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弄不明白或是不会的问题。信息窗预习的主要操作流程是:下课前的五分钟,教师针对第二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布置导学作业;学生课后完成导学作业;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导学作业;小组代表全班交流导学作业,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布置下一节课的导学作业。导学作业的生成,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授课的时间,另一方面引导了学生

4、提前预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  2.“四步操作”练态度  我要求学生做了到一看、二想、三算、四验。一看: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抄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绝不抄错题目,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二想:想好并确定运算步骤。三算:学生有时很容易把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除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再认真地进行计算。四验: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

5、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验”5的做题方式培养,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计算态度,提高习题运算的正确率。  二、教师习题设计方面  1.习题设计要体现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准确地把握住了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我的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

6、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基本上就能把教学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逐步突破,真正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2.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的速度和强度也各有差异,所以安排练习时必须从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到操作练习、变式练习、再到综合发展练习,这样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分段练习,逐步提高,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会,这样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就设计了一组层次性非常强的习题:  第一层次: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基本题,与例题相仿) 

7、 55+346+4536+25+64+75  第二层次: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  92+38+62+8135+46+65+1545  第三层次: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  (92+58)+(142+108)(96+43)+157(68+76)+32+24  第四层次: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发展题,知识的灵活运用)  999+99+9+311+13+15+……+25+27+29  这样,所有学生都能量力而行,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  3.习题设计要有变化性  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