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

ID:2489159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_第1页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_第2页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_第3页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与训练有位专家曾说过,一篇文章必须要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那小小的题目又能有多大亮点呢?  话题作文大都要求“自拟题目”。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窗户”。缺少“窗户”,扣2分;“窗户”不亮,影响远远不止2分。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区区2分,不值得追求,其实不然。题目是文章内容与

2、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确实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切莫等闲视之。  欣赏:《永别了,武器》《为了忘却的记念》《黑洞旅行》《雷雨》《我不是好儿子》《听听那冷雨》《祝福》《我有一个梦想》《敬畏自然》《富有的是精神》  XX年山东卷作文是: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从考试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在拟题时存在着下列问题:直接以话题为题目,题有歧义,题不精炼,题文不符,让人搞不清与话题的联系有多紧密。如《世纪感悟》,大而无当,难以

3、写深写透。一个好的标题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内容,要具体,有内容,不要空泛,华而不实;要醒目,有新意,能引人入胜,不要老一套。  欣赏:《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时间使记忆开出花》《故乡,我永远的梦》《永远另人陶醉的王朝》  规律总结  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清新面孔呢?在正确审题的前提下,要运用一些拟题技巧。  技法一:巧用借鉴法  借用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上和生活中的名人名作、歌词、电影俗语、名言警句、诗文等多个方面,凡是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对象都可以成为自己进行拟题的素材和源泉。此种方法既有浓缩凝练的长处,又把作品的诗情画意,哲理韵味带入了标题

4、之中,简单易学,容易操作,容易出新,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心里共鸣。  运用示范: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蓑烟雨任平生浪漫+实际=生活99+1=0(99代表产品的合格率,1代表产品的不合格率)  技法二:移植化用法  移植是指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业用语植入题目之中,成为题目的一部分;化用则是在使用技法一的基础上化用名作名著、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等作品的标题或名句,包括对名言警句、诗文俗语的化用。一是借鉴了原作的韵味又有所创新,二是有了幽默感和趣味性,产生特别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运用示范:高中生活多来咪问世间诚信为何物人间诚信今犹在  技法三:妙用词语法

5、  利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组合、改装、变形等,发挥词语多义的特点,使题目具有独特醒目的特点。  运用示范:招“才”进宝外面的世界不精彩告同桌书阳光的味道  技法四:巧用修辞法  善于在拟题的过程中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呼告、列锦等各种修辞手法,使文题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运用示范:你注意到“沙”中的“金”吗?(比喻)黄河在哭泣(拟人)你的肚里能撑船吗?(设问)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对偶)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双关)  技法五:揭示中心法  直接用文章的观点做标题,一般用作议论文的标题,它能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一目了然。在题目中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

6、心或主要内容或关键之处,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运用示范:小事不小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限时训练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拟出几个标题。然后交流讨论,评出最佳标题。  XX年10月17日,一代文豪巴金老人离我们而去。他1XX年的生命历程,映射了一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灵轨迹。他真诚而善良的人格,他丰富而独特的人生,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他对中华民族曾经历浩劫的反思,他对中国知识分子使命的忧虑,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他的《随想录》是解剖自我,拷问自我,审视自我的“良心记录”。他是20世纪的良知符号。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量。话题作文好

7、,佳题不可少。增删最方便,引用更奇妙。比喻和拟人,新颖又独到。方法用得好,读书少不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