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ID:24899622

大小:7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疗效观王燕(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中医院儿科553001)【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室性早搏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给予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22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变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见(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室性早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稳心颗粒/治疗应用胺碘酮/治疗应用室性早搏

2、心肌炎/治疗儿童【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86-02六盘水市中医院内儿科门诊自2009年05月〜2013年12月共收治46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早搏患儿,应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24例,并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进行对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6例室性早搏患儿均符合中国昆明1999年9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1],合并室性早博多呈联律或多源性。将46例患儿按门诊号奇偶数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3〜8岁10

3、例,>8岁12例;病程最长1年余,最短10d。对照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3〜8岁15例,>8岁9例;病程与观察组病例相近。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服用胺碘酮5mg/kg/d,每日3次的基础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219,070425,080717),≤6岁,1/2包,>6岁,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给予胺碘酮U服,剂量冋上。用药前后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

4、录心率,治疗前后检査肝肾功能、血尿常规、X胸片等。1.3疗效判定以用药前和用药1个疗程后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博缓解情况来判定。⑴显效:室性早博完全消失或减少90%以上;(2)奋效:室性早博减少50%〜80%;(3)无效:室性早博减少或无变化[2]。2结果2.1疗效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后观察组中22例临床症状消失,早搏显著减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X胸片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中24例临床症状消失,早搏显著减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X胸片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变,但出现4例副作用,治疗期间食欲减退3例,日照性皮炎

5、1例,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未见Q-T间期延长,肺纤维化等改变。2.2室性早博有效率: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较少冇关,见表1。病例显效有效无效副作用总有效率观察组2222000100%对照组242130487.5%3讨论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其中君药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定惊悸,它含有菊糖和多种氨基酸,对二磷酸腺苻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和解聚作用,奋助于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3】。黄精

6、为臣药,辅助党参益气生血,具冇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作用。三七、琥珀为佐药,分别有活血化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调节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和镇静安神、利尿、活血等作用。甘松为使药,理气化瘀,开瘀醒脾,具冇抗心肌缺血,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与甘松中缬草酮奋关,缬草酮具奋膜稳定作用,能够延长动作电位,阻断折返激动,奋效治疗室性早博等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也可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而抑制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4]。唐其柱等[5】研究证实,甘松提取物对兔心肌INa,laL,Ito,Ik

7、均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甘松提取物抗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琥珀的镇静、安神、利尿、活血化瘀作用,正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研究一致。胺碘酮为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常规剂量疗效好,但副作用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临床使用小剂量治疗儿童心律失常进行研究,并取得好的疗效[6】,本文结果显示,经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博疗效好,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心血管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5.[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8、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413.[3]王红.益气养阴方治疗病毒心肌炎35例[」].陕西中医,2007,28(10):129012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