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

ID:24900044

大小:61.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_第1页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_第2页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吴梓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摘要】目的探讨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及其抗癌机制。方法利用荧光染料Fura-2能够与细胞内游离钙结合的特性,根据荧光强度判断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但是能够通过促进细胞内储藏钙的释放与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明显提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论半枝莲的抗癌作用可能在于诱导癌细胞进入凋亡,其抗癌作用机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关键词】半枝莲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13

2、1-01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牛.殖道恶性肿瘤,在中医学领域属于带下、漏症、症瘕范畴,多因脏腑气血失调,湿毒内侵,损伤冲任而致[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采用中药治疗早期宫颈癌有助于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牛.存质量[2]。目前临床上对于半枝莲抗癌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有关半枝莲对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研宄较少,木研究中将宫颈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药半枝莲在发挥抗癌作用过程中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Fun-2,宫颈癌细胞(Hela,源自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中药半枝莲,EGTA,ATP,TritonX-lOOJonomyc

3、in。1.2方法将宫颈癌细胞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中对照组宫颈癌细胞在RPMI1640(含有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37室温、5%CO2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组在上述条件下培养24h后,置入含有半枝莲的培养液(半枝莲浓度为每4ml培养中含有15μL浓度为1.5g/ml母液)中连续培养备用。测定半枝莲的抗癌活性与两组汽颈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2结果通过对连续培养0—5d,处于生长周期内的宫颈癌细胞进行连续MTT检测,发现中药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在培养第3d吋达到高峰,随后其抑制作用明显下降。连续检测过程中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率(对照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

4、-观察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始终<50%,表明癌细胞对中药半枝莲不敏感,其对于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观察组在半枝莲作用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见表1,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见表2。表1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3讨论肿瘤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临床在寻求与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同吋,往往存在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累计正常细胞的情况,且化学药品的开发十分昂贵,在临床上推广普及也需要较长吋间[3]。近年来,人们将B光逐渐转向中药,试图从中草药的天然成分中寻找毒副作用较小的抗肿瘤药物。半枝莲是黄芩属植物,

5、在《药镜拾遗赋》中记载“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我国半枝莲资源较为丰富,主产于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可用于疥疮肿毒、跌打伤痛、虫蛇咬伤、肾炎水肿、传染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4】。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成分、二萜及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及有机酸、逛醇等其他成分[4】。苏中半枝莲醇提物对移植性肿瘤具冇明显抑制作用,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实现其抗肿瘤作用。半枝莲多糖则可通过体外粗军ConA诱导机体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明显提高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百分率,对细胞免疫奋显著促进作用。冋吋可以明显对抗香烟焦油凝聚物对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护淋巴细胞DN

6、A。本研究中,利用荧光染料Fura-2能够与细胞内游离钙结合的特性,根据荧光强度判断宫颈癌细胞呢游离钙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参考文献[1】宋寄春/谭诗云,陈明锴.半枝莲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1(2):106-108.[2】肖海涛,李統.半枝莲的化学成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10):637-640.[3】李洁,石俊英.半枝莲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

7、113-114.[4】林敬明,刘煜,罗荣城.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05(9):26;591-5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