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

《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

ID:24900375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都江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深刻领悟作者对都江堰的高度评价,理解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的妙处。2、品味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发挥想象,力图身临其境。3.深入文本,感受李冰独特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4、把握文章脉络,品味富有意蕴的语言。二、教学重点:感受李冰独特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三、教学难点:揣摩语言、体味作者写作意图。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四川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里,有这样一座其貌不扬(不起眼?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它修建于200

2、0多年前,没有雄伟的大坝,也没有秀美的景观。在拥有数千年文明积淀的中华大地上,它着实显得其貌不扬(算不得翘楚)。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都江堰》。余秋雨这个背负行囊的思考者,走近都江堰时,有怎样的所见所感所悟呢?下面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踏上探寻之旅。二、探究第一部分:都江堰的价值。问题1:通过预习文章,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屏幕)为什么说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余秋雨先生在开篇就语惊四座,他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统摄全文,

3、亦总领了第一部分)注意:不是……而是……, 加了一个“最”字(句式,请大家把“不是……而是”“最”划下来。)运用的手法:对比。长城是历来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要说“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我们都会点头称是,现在余秋雨把都江堰的地位抬高到长城之上,恐怕会有许多人不敢苟同。将“长城”搬出来作为都江堰的配角之举确实足够强悍,可是为什么余秋雨先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齐声朗读第一小节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后请学生回答。思考,填表:第一部分运用对比,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表现都江堰比长城激动人心?

4、(角度:规模、社会功用、历史、品格……)长城都江堰修建时间秦始皇时比长城早数十年规 模宏大表面不如长城宏大占据的是辽阔的空间邈远的时间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至今在输送清流延伸距离突兀在外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文明状况僵硬的雕塑灵动的生活心 态摆出老资格等待人们修缮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只知贡献问题2: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作者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多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两大工程作比较,哪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为什么?——“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朴实的乡间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所以:社会功用是

5、最根本最重要的。(都江堰在文化底蕴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价值上与长城相比本就不占优势,但它是以实用功能见长的灌溉工程。原因:1、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大内容依附于社会功用,都江堰的社会功用是为民造福,是无私奉献,因此,作者把都江堰比作了什么?——母亲,而且是乡间的。为什么?(因为它几千年来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只知贡献,像最具有奉献精神、最无私的母亲。作者给予了都江堰的最高的评价。”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它“稳稳当当造福千年”,虽然是千年以前的工程,但是千

6、年以后仍然濡养着人民,所以说是最伟大的工程。)注意:从各种角度反映都江堰和长城的区别,让人们认识到都江堰的伟大。并没有否定长城的伟大,尽管我知道长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暴政的产物,伴随长城的还有孟姜女哭哭啼啼的故事,长城建成以后,曾经抵御外敌,功不可没。这一系列鲜明的对比,比得细腻比得敞亮,让我们心服口服,古老而卑处一隅的都江堰开始令我们刮目相看。三、探究第二部分:都江堰的水势问题1、对都江堰的这个高度评价是起初就有的吗?——他坦言当初与都江堰的邂逅不过是一场意外。第一次见都江堰之前作者心情是怎样的?——心绪懒懒的(不以为然),脚步散散的。问题2、看到了之后又是

7、怎样的?未见其堰先闻其声(欲扬先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写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用意?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而且与第一部分结尾盛赞都江堰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伏悬念,引人入胜。(先抑后扬,为下文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作铺垫。都江堰水流特点:壮观)问题3、都江堰的水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一睹庐山真面目)文章当中对水的正面描写描写都集中在第二部分,师泛读,思考:都江堰的水有什么特点?描写水有什么作用? (美读课文第二部分,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学生交流,根据交流的情况,教师评价、订正并板书。)水的一面是:精神焕发、喧嚣的生命、壮丽的、最强悍

8、的(精神焕发,它的强悍、生命力,写得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