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

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

ID:24902536

大小:272.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_第1页
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_第2页
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流程   醇胺法脱硫脱碳的典型工艺流程见图2-2。由图可知,该流程由吸收、闪蒸、换热和再生(汽提)四部分组成。其中,吸收部分是将原料气中的酸性组分脱除至规定指标或要求;闪蒸部分是将富液(即吸收了酸性组分后的溶液)在吸收酸性组分时所吸收的一部分烃类通过闪蒸除去;换热是回收离开再生塔的贫液热量;再生是将富液中吸收的酸性组分解吸出来成为贫液循环使用。   图2-2中,原料气经进口分离器除去游离液体和携带的固体杂质后进入吸收塔底部,与由塔顶自上而下流动的醇胺溶液逆流接触,吸收其中的酸性组分。

2、离开吸收塔顶部的是含饱和水的湿净化气,经出口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溶液液滴后出装置。通常,都要将此湿净化气脱水后再作为商品气或管输,或去下游的NGL回收装置或LNG生产装置。    由吸收塔底部流出的富液降压后进入闪蒸罐,以脱除被醇胺溶液吸收的烃类。然后,富液再经过滤器进贫富液换热器,利用热贫液将其加热后进入在低压下操作的再生塔上部,使一部分酸性组分在再生塔顶部塔板上从富液中闪蒸出来。随着溶液自上而下流至底部,溶液中剩余的酸性组分就会被在重沸器中加热汽化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进一步汽提出来。因此,离开再生塔的是贫液,只含少量未汽提

3、出来的残余酸性气体。此热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溶液冷却器冷却和贫液泵增压,温度降至比塔内气体烃露点高5~6℃以上,然后进入吸收塔循环使用。有时,贫液在换热与增压后也经过一个过滤器。   从富液中汽提出来的酸性组分和水蒸气离开再生塔顶,经冷凝器冷却与冷凝后,冷凝水作为回流返回再生塔顶部。由回流罐分出的酸气根据其组成和流量,或去硫磺回收装置,或压缩后回注地层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或经处理后去火炬等2.甘醇法吸收脱水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图3-5为典型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流程。该装置由高压吸收系统和低压再生系统两部分组成。通常将再生后

4、提浓的甘醇溶液称为贫甘醇,吸收气体中水蒸气后浓度降低的甘醇溶液称为富甘醇。    图3-5中的吸收塔(脱水塔、接触塔)为板式塔,通常选用泡罩(泡帽)塔板或浮阀塔板。由再生系统来的贫甘醇先经冷却和增压进入吸收塔顶部塔板后沿各层塔板自上而下流动,由吸收塔外的分离器和塔内洗涤器(分离器)分出的原料气进入吸收塔的底部后沿各层塔板由下而上流动,气、液二相在塔板上逆流接触时气体中的水蒸气被甘醇溶液所吸收。吸收塔顶部设有除沫器(捕雾器)以脱除出口干气所携带的甘醇液滴,从而减少甘醇损失。吸收了气体中水蒸气的富甘醇离开吸收塔底部,经再生塔精馏

5、柱顶部回流冷凝器盘管和贫甘醇换热器(也称贫/富甘醇换热器)加热后,在闪蒸罐内分离出富甘醇中的大部分溶解气,然后再经织物过滤器(除去固体颗粒,也称滤布过滤器或固体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除去重烃、化学剂和润滑油等液体)和贫甘醇换热器进入再生塔,在重沸器中接近常压下加热蒸出所吸收的水分,并由精馏柱顶部排向大气或去放空系统。再生后的贫甘醇经缓冲罐、贫甘醇换热器、气体/甘醇换热器冷却并用泵增压后循环使用。   由闪蒸罐(也称闪蒸分离器)分出的闪蒸气主要为烃类气体,一般作为再生塔重沸器的燃料,但含H2S的闪蒸气则应去火炬系统经燃烧后放

6、空。第4种c/c6异构化工艺称为Ipsorb工艺,即法国石油研究院(IFP)推出的分离c5/c6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改进工艺,它能用来转化全部的c/c正构烷烃,辛烷值得到显著提高。图5为Ipsorb异构化工艺流程图l5.6J。Ipsorb工艺使用异戊烷蒸气,采用变压吸附技术,从分子筛中脱附正构烷烃。工艺流程中有一进料脱异戊烷塔,该塔塔底物料送人异构化反应系统,继而将粗异构化油送人分子筛吸附系统。异构化油稳定塔下游的分子筛吸附系统利用循环吸附法,将未转化的正构烷烃从气相粗异构化油中除去。吸附的正构烷烃循环脱附,富含异戊烷的蒸汽

7、将正构烷烃再循环到上游脱异戊烷塔中。对于氯化铝催化剂反应系统,循环量低至新鲜进料流量的20%。还有一种C5/C6异构化工艺称为Hexorb工艺,使用己烷脱附正构烷烃。图6为Hexorb异构化工艺流程图J。流程中下游设有脱异己烷塔。它将来自分子筛部分的粗异构化油分成富含二甲基丁烷(DMB)、贫含低辛烷值异构物甲基戊烷(MP)的异构化油馏出产品。塔底主要含有MP和较高沸点、未被吸附的物质,循环至异构化反应系统。气相富含MP的物流,除大部分循环至异构化系统外,也用作分子筛系统的脱附流体,通过变压脱附从分子筛中除去被吸附的正构烷烃。

8、吸附、脱附循环与Ipsorb工艺基本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