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

ID:24906335

大小:57.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_第1页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_第2页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尝试福建省上杭县中都中心小学364216摘要: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激发他们自改作文的兴趣,并以范例引路,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以多种形式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关键词:小学作文自改作文能力人们常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作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叼?养成自己改作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近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方面

2、做了如下尝试。一、树立榜样,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和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入手。通过讲述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修改文章的故事,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自改兴趣。世界上的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改正自己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标点和其他方面的毛病或不足,达到语文的规范;才能把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得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给学生树立了改文的榜样,学生自改作文的欲望便油然而生了。二、范例引路,授予方法1.规范修改符号。修改文章时,要对文章做必要的“删、换、调、补”等。因此,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修改符号,弄清各

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如“删”就是删除,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可有可无的词、句、段;“换”就是更换文章的开头,结尾或其他段落;“调”就是调整,文章思路不清,段落颠三倒四,修改时就要调整某些词句和段落,把文章理顺,使之有条有理;“补”,就是补充,如果文章材料比较单薄,或者叙事不够具体,那就需要充实作文内容,把文章改具体,作文时遗漏的词、句、段,影响意思表达的也需要补上去。修改文章吋,要求学生统一使用课本上的规范符号,并将它们熟记在心。1.课文范例引路。语文从第七册开始,就己陆续出现了改文的范例。如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讲述了叶圣陶先生修改

4、中学生作文的事。教学这一课吋,可用大字抄出叶圣陶先生的修改稿《一张画像》,然后引导学生速读修改稿,讨论体会文中修改处为什么要改,这样改好在哪里,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修改作文的方法。2.教师示范授法。教师每次4作讲评吋,可选用中等水平的学生作文为例作系统示范修改,传授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在示范中发现问题,领悟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要怎么改,为什么要这样改。讨论修改后的文章比修改前好在哪里,学生懂得要怎么改之后,学生自改作文的信心便逐步树立了起来。3.课外阅读欣赏。平时我给班里订了几份冇关作文评改方面的读物,如《小学作文评改报》《作

5、文评点报》等,让学生经常去看一看,想一想,从中学习修改方法,感悟修改要领,如此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学生受益吔浅。三、强化训练,形式多样1.自查自改。学习习作之后,要求他们先进行自查自改,并要求自改吋注意做好“六查”:一查有无中心;二查内容是否具体,选材是否符合作要求;三査段落层次是否清楚;四查句子是否通顺连贯;五査词语用得是否正确;六查有无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发现错误问题,及吋修改。2.互查互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一字之师》一文中所说的,他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首次公演的吋候,他在台下听

6、到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觉得“不够味”。怎么改呢?当吋扮演钓者的张逸生先生在旁边插U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rsqU0;那就够味了。”郭老认为把“是”改成“这”,非常恰当。这说明自己写的文章,自己读几遍,固然能发现问题,给别人看,虚心征求意见,就像照镜子一样,对文章的不足之处则能了解得比较清楚。著名文学家尚且不耻下问,更别说初次作的小学生了。因此要求学生在自改之后进行冋桌或自由结对交换互査互改,互改

7、后换冋自己的作文,针对修改的内容进行领会,若有不同看法和意见,与对方共同讨论,直到达成一致的修改意见。1.小组讨论改。学生的自改互改工作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可按一好三中一差的比例五人一组,由作文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好讨论,记好讨论笔记,要求讨论每一篇AI作吋,首先肯定习作的优点再找出文中毛病共同讨论,寻求满意的改法。教师在各组中巡视指导,释疑解难。2.教师批后改。学生的习作通过“教师示范改一一学生自改一一学生互改一一小组讨论改”的循环往复之后,再誉写在作文本上交给教师批改,教师批改吋宜重批轻改,或只批不改;

8、在需改处只作点拔提示,然后发还给学生继续修改。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