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

ID:2490758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6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_第1页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_第2页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_第3页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_第4页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保存了千百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享誉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成就卓著,本文从纵向阐述了各个时代陶瓷的发展和特征。关键词:陶瓷发展、白瓷、青瓷前言: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器物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中,陶瓷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1.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历

2、程1.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粗糙、古朴几制作不精良的特点。根据以往的研究,最初的制陶方法可能是在篮子表面涂上粘土,经火烧后,篮子被烧去了,篮子外的粘土烧成后变得坚硬,这样陶器就烧成了[1]。最新的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遗存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内的仙人洞遗址、广东英德青塘、灵山滑岩石洞、广西桂林甑皮皮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

3、[2]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原始彩陶器大致分有壶、罐、盆、罐瓶、勺等。彩绘纹饰又多以几何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当时中国制陶的技艺水平。龙山文化的黑陶少有装饰,却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表现出惊人的技巧[3]。1.2夏至两晋时期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因此陶器仍以灰陶为主,但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专门烧制泥质夹砂灰陶的不同作坊。到后期,白陶和印纹硬陶有很大发展,尤以白陶最为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同时,还出现了用

4、高岭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河南郑州的十四座陶器)[3]。殷商时代用千度高温烧制的白陶,手工精细。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上釉陶器,从无釉陶器到敷釉陶器,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有关遗址分布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到战国时期,陶瓷的造型变得十分优美和活泼,线条也变得更圆润和流畅,显示了当时人的思想解放。这与当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社会大环境有是一致的。陶窑的结构和规模较以前扩大,制品的数量增加。有了北方的暗纹陶、铝釉陶,南方的印纹陶、原始青瓷。此外用陶俑、陶兽、陶明器

5、随葬已成习俗[2]。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对加工技巧的掌握,随之出现了图案及造型生动活泼的陶器装饰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其面貌、衣袍、甲骨、发髻等无不精雕细刻。可以看出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了提高。窑场有了成倍增加。从胎色上,比三国时略深,造型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东晋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分裂的政治形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下降趋势都非常明显,只有南朝一些小规模的窑场和北朝青瓷窑场(山东)[4]

6、。五代陶瓷成就这主要的是越窑“秘色瓷”,以青瓷为主,做为宫延贡品,极尽装饰之能事,有较高的艺术水平[5]。1.3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文化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隋代政权统一,使陶瓷业游乐较大发展,最重要的是出现了白瓷。隋代烧制白釉瓷器技术的提高,为唐代著名的邢窑、定窑白瓷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南青北白”制瓷格局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唐代白瓷中的精品以白瓷龙柄双莲瓶和龙柄鸡首壶[1]为代表。除了瓶、壶、碗、碟等日常使用的器皿,白瓷广泛使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唐代个制陶中心地区,经长期发展,形

7、成明显的地区特征和固定的窑名,如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以刑窑为代表的白瓷。彩瓷是唐代出现的新品种,它为后来的彩釉和彩绘开辟了新天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得名,一般作为陪葬品,分为器皿、人物、动物,是我国古代陶器工艺的精品。1.4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時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6]。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

8、极致。官窑的瓷器釉色胎骨坚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润如脂,纹片纵横,飘逸流畅。哥窑,又称章窑。瓷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