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

ID:24916150

大小:7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易激惹综合征”伴抑郁、焦虑障碍的研宄进展孔荣见(云南省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655000)【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427-02【摘要】木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精祌症状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该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同时阐明了抗抑郁、焦虑在该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提出了消化科医生应重视精祌卫生知识,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方能技高一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词】肠易激惹综合征抑郁焦虑障碍抗抑郁治疗临床上常在消化科或其他内科以“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腹胀

2、交替山现”等躯体不适主诉的患者,经常辗转于大小医院就诊,反复多次检查乂查不出大问题,专科对症治疗效果乂差,现代医学认为,该类患者可能是“肠易激惹综合征”,有学者认为,该病单纯就是一个“精祌疾病”,与患者抑郁焦虑等精祌症状关系紧密,为重新认识该病,以求在治疗上有新的突破,有必要就目前对“肠易激惹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从精神科角度重新认识该病。1、人群患病情况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qblebowelsyndrome,IBS)是人群多发病,常见病,有研究认为该病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在我国,IBS患病率为7.3%。欧美国家:IBS最常见,患病率约为10%-20%[1]

3、。两方国家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3.23%,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5%[2],而我国分别为5.3%和1.2%。约有15%的美国成年人描述的症状与IBS诊断一致,女性是男性的3倍,我国有统计认为女性是男性的2倍,IBS在消化科被视为常见病种,只有25%的人求助于医生,求诊者比未求诊者精神行为问题更重。2、肠易激惹综合征发病与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机制探讨目前认为IBS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过敏,而造成这些机制则尚未阐明,据认为肠道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原因,大量调查表明,IBS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集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频率亦高于正常人[3】,

4、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IB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较健康对照组更重,IBS0前己被消化科医生有所认识,较多的诊治接近于精神科的躯体形式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型),0前有许多研宄报道及证实该病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II具有抑郁、焦虑的特征,与个性冇关,国内冇人研究认为IBS与慢性胃炎进行及焦虑抑郁症状比较,结果表明及两组症状存在着冋样的焦虑及抑郁,Brqnchard对68位IBS患者的研究发现56%的患者具存符合DSM-3诊断的精神心理障碍,远高于器质性消化道疾病者及健康对照组。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社区流行病调查中,采用定式精神科访谈及消化道症状问卷,对18000位参评

5、者进行评估,发现有6%-25%曾有过医学不能解释的消化道主诉症状,并iL有二个消化道不适主诉症状的人群患有抑郁障碍,该研究提示在社区人群中,情感,焦虑障碍与功能性胃肠道症状相关[4】。躯体化主诉多,抑郁、焦虑更重,国内舒京平对19例抑郁伴奋慢性疼痛患者研究认为:伴奋慢性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躯体不适症状有自身特点,与非慢性疼痛组相比,以躯体症状更突出,常表现在消化系统方面如呕吐,腹泻等[5】。3、肠易激惹综合征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到0前为止,IBS的病因未能阐明,S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其消化道不适症状的表现可能与5羟色胺(5-HT)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

6、,近年来研究为肠一脑相互作用产生病理症状提供了新的依据,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对中枢作用于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内的神经核,主要作用于胃肠道,边缘系统又对人类的情感、内脏感觉起作用,脑一肠的沟通对人类的认知、情感、心理及内脏感觉、运动整合在一起,相互起作用[6】。近年的脑影像研究亦发现,与内脏或躯体慢性疼痛相关的脑区代谢活动增高,且在相关治疗后相应脑区域的代谢活动减慢;其次,5—HT是肠神经的一个重要递质,它在激活或抑制肠道痛觉通路和肠蠕动起重要作用,动物模型和人体实验都提示5—HT可明显改善内脏感觉,还可以减轻内脏痛感觉,5—HT功能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奋关,许多主要影响

7、5一HT药物对焦虑有作用[7],综上所述:IBS与抑郁,焦虑有明显的关联性。4、肠易激惹综合征的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以胃肠解痉、止泻、泻药等对症治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案常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反复,患者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耗吋耗财,加重了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导致病情加重。有研究认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情绪,因此改善躯体症状,一些抗抑郁药有中枢性的镇痛功能,亦可通过HPA轴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改善睡眠作用,有临床研究证明其疗效明确,得到认可。国外冇研究表明:地昔帕明(TCA)在治疗IBS方面与安慰剂对比,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