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的诊断与预防

流脑的诊断与预防

ID:24923717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流脑的诊断与预防_第1页
流脑的诊断与预防_第2页
流脑的诊断与预防_第3页
流脑的诊断与预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流脑的诊断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脑的诊断与预防武芳刘虎(枣庄市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枣庄277100)【关键词】流脑病因诊断预防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一、病因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带菌者和病人。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木病有重要意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2〜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K:逐渐下降。新生儿有来自母

2、体杀菌抗体故发病少见。带菌者及病人在感染后血液中的杀菌抗体IgGJgM、IgA升高,该抗体除对同群病原菌有杀菌作用外,对异群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杀菌效力,这是由于各群细菌的外膜存在共同的蛋白质抗原。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群特异性抗体效价较低,只能保护机体免于发病,不能防止再感染。二、流行病学特征发病从前1年11月份开始,次年3、4月份达高峰,5月份开始下降。其他季节有少数散发病例发生。由于人群免疫力下降,易感者的积累,以往通常每3〜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8〜10年出现一次大流行。流行因素与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居住拥挤,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关。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7H,一般2〜

3、3hd。其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一)普通型约占90%左右。病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但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常难以划分。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数病人并不产生任何症状。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鼻咽拭子培养常可发现病原菌,但很难确诊。2.败血症期病人常无前驱症状,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冇哭啼吵闹、烦躁不安、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少数病人奋关节痛或关节炎、脾肿大常见。70%左右的病人皮肤粘膜可见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者瘀点、

4、瘀斑可迅速扩大,且因血栓形成发生大片坏死。约10%的患者常在病初几日在唇周及其他部位出现单纯疱疹。3.脑膜炎期大多数败血症患者于24小时左右出现脑膜刺激征,此期持续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皮肤感觉过敏、怕光、狂躁及惊厥、&迷。血压可增高而脉搏减慢。脑膜的炎症刺激,表现为颈后疼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婴儿发作多不典型,除高热、祀乳、烦躁及哭啼不安外,惊厥、腹泻及咳嗽较成人多见,脑膜刺激征可缺如。前囱突出,有助于诊断。但奋吋因呕吐频繁、失水仅见前囱下陷,造成诊断困难。(二)暴发型少数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吋抢救,常于24小吋内甚至6小时之内危及生命,此型病死率

5、达50%,婴幼儿可达80%。1.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本型多见于儿童。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精神极度萎靡。常在短期内全身出现广泛瘀点、瘀斑,且迅速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大片坏死。面色苍灰,唇周及指端紫绀,四肢厥冷,皮肤呈花纹,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液大多清亮,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常为阳性。2.暴发型脑膜脑炎亦多见于儿童。除具冇严重的中毒症状外,患者频繁惊厥迅速陷入昏迷。有阳性锥体束征及两侧反射不等。血压持续升高,部分病人出现脑疝。枕骨大孔疝吋,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此吋病人&迷加深,瞳孔明显缩小或散人,或忽大忽小,瞳孔边缘也

6、不整齐,光反应迟钝。双侧肌张力增高或强直,上肢多内旋,下肢呈伸展性强直。呼吸不规则,或快慢深浅不匀,或暂停,成为抽泣样,或点头样呼吸,或为潮式呼吸,此类呼吸常提示呼吸有突然停止的可能。天幕裂孔疝压迫间脑及动眼神经,除冇上述颅内压增高症外,常有同侧瞳孔因动眼神经受压而扩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对侧肢体轻瘫,进而出现呼吸衰竭。1.混合型是本病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常高达80%,兼冇二种暴发型的临床表现,常同吋或先后出现。(三)慢性败血症本型不多见。多发生于成人,病程迁延数周或数月。反复出现寒颤、高热、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疼痛亦多见,发热吋关节疼痛加重呈游走性。(四)诊断依据①流行病

7、学:本病在冬春季节流行,多见于儿童。②临床表现: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在病程中增多并迅速扩大),脑膜刺激征。③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10〜3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冇DIC者,血小板减少。④脑脊液在病程初期压力可升高、外观仍清亮,稍后则浑浊似米汤样。细胞数常达l×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400mg/L,有时甚或为零。暴发型败血症者脊液往往清亮,细胞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