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

ID:24938088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研究廖德祥湘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湘潭 411100[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有效临床抢救方式。方法收集该院于200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患者共4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呼吸急促、疼痛、胸闷、血压降低、液性暗区以及心影搏动消失或减弱等症状都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P均<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心血管介入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包填塞,对病症的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是临床抢救成功的关键。.jyqkin左右;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

2、快速补液和补充血容量,静脉注射多巴胺,促进患者的血管活性,对心率减慢的患者使用阿托品。接着实施心包穿刺引流:患者取平卧位,取其剑突下进行常规的消毒,并铺上手术巾。在穿刺过程中,方向要与水平面呈30°左右,针尖在刺破心包时,会有突破感,将4~6mL的造影剂通过穿刺针注入患者心脏内,如果造影剂滞留在了心包内,就说明穿刺针的方位正确。根据患者心包内积血的增长情况和临床表现,对积血进行反复的、间歇的抽吸,并将自体血回输到患者体内。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心包填塞是由于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手术引起的,那么必须立即使用带膜的支架或者灌注球囊对出血口进行封堵,保持患者的冠状动脉中的血流,并防止其继续出血。此外

3、,如果患者在实施了心包穿刺引流之后发现心脏中仍有积液,且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没有得到改善和恢复,那么必须对患者实施外科修补。1.3评价指标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呼吸急促、疼痛、胸闷、血压降低、液性暗区以及心影搏动消失或减弱等症状进行比较。1.4统计方法该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c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患者的呼吸急促、疼痛、胸闷、血压降低、液性暗区以及心影搏动消失或减弱等症状都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P均<0.05表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具体

4、情况如表2所示。3讨论作为心血管介入术的并发症,心包填塞虽然发生率只有1.5%左右,但是一旦发病对患者的生命将造成严重的威胁[4-6]。临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烦躁不安、血压的极速下降、心率的忽快忽慢甚至是心脏骤停。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心血管介入手术当中的并发症较为严重的就是冠状动脉穿孔,而一旦这样的并发症出现,就会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发生心包填塞[7]。通过该次研究发现,任何形式的心血管介入手术都有可能会引起心包填塞,因此在相关的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必须反复强调操作规程,提高心包填塞可能并发的警觉性,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与郭海平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此外,该次研究在进行

5、心血管手术时,要求必须严格地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全面掌握相关的适应症,并对患者的反应、症状、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的监测,一旦患者在手术中或者手术后并发了心包填塞,医护人员必须对其病情进行准确、果断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合理的治疗。该次研究还发现,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选择性的采用适合的抢救方式,包括紧急处理、保守治疗、外科修补或者心包穿刺引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抢救,能够提高抢救的效率,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在本次研究中,对40例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主要采用了心包穿刺引流、紧急处理等多种手法相结合的抢救方式,通过治疗,患者的呼吸急促

6、、疼痛、胸闷、血压降低、液性暗区以及心影搏动消失或减弱等症状都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P均<0.05表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因此,心血管介入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包填塞,该并发症的处理对策效果将取决于心脏破口的大小、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手术实施者应对该并发症的相关症状以及影像学的表现熟记于心,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恶心、胸闷、血压下降等现象,应立即进行X线透视检查,从而明确患者是否出现了心包填塞。一旦明确,应理解对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减压,或行心包穿刺。可以看出,心包填塞对病症的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是临床抢救成功的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