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

ID:24945562

大小:4.27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1-16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1页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2页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3页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4页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炎症(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炎症前言名称来由:原意表示患病部位发热,好似火焰燃烧。公元前38年,古罗马蔡里萨斯(Celsus)提出:患病(体表)部位:发红、肿胀、发热和疼痛以后伽伦(Dalen)附加第五个:官能障碍人体75%疾病为炎症性命名法:器官名称+“炎”2021/8/252炎症概念: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本质:以防御为主。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等。2021/8/253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寄生虫机械力温度放射线强酸碱其它免疫反应致炎因子机体反应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变质渗出增生体温调节血液单核巨噬

2、系统神经内分泌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系统功能h实质器官病变全身表现局部表现2021/8/254一、炎症的原因二、病理变化三、临床表现四、类型及特点五、炎症的结局目录2021/8/255一、炎症的原因⒈生物性因子: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寄生虫2021/8/256一、炎症的原因⒉物理性因子:紫外线、烧伤。2021/8/257一、炎症的原因⒊化学性因子:2021/8/258一、炎症的原因⒋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组织损害而引起各种类型的免疫反应性炎症。2021/8/259㈠、变质㈡、渗出㈢、增生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目录二、炎症

3、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㈠变质:炎症局部组织的变性和坏死⒈形态变化:⑴实质:实质细胞变性、坏死⑵间质:胶原纤维肿胀、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毛细血管损害。⒉代谢变化⑴分解代谢↑→H+↑→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不利于白细胞活动⑵组织内渗透压↑⒊炎症介质形成和释放:血管扩张,通透性↑2021/8/2511炎症介质概念: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参与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作用:血管扩张,通透性↑,趋化作用,发热,疼痛及组织损伤等。种类:细胞源性和血浆源性(详见下一页)2021/8/2512主要炎性介质及作用来源种类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趋化作用组织损伤发热疼痛肥大细胞、血小板组胺++肥大

4、细胞、血小板5-羟色胺++细胞质膜磷脂成分前列腺素+++++白细胞、肥大细胞白细胞三烯++中性粒细胞溶酶体成份+++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质缓激肽+++补体系统补体C3a、C5a+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多肽++纤溶系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白细胞氧自由基+2021/8/2513㈡、渗出:炎性充血:血液成分渗出:液体渗出:细胞渗出:炎症细胞种类:2021/8/2514㈡渗出⒈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充血、淤血。⒉血液成分的渗出(血管通透性增加)⑴液体渗出──炎性水肿引起液体渗出因素:是血管壁通透性;淤血;组织渗透压↑(渗出液与漏出液区别见下页)2021/8/2515渗出液与漏出

5、液的鉴别渗出液漏出液原因炎症非炎症蛋白量>25g/L<25g/L细胞数>0.50×109/L<0.50×109/L比重>1.020<1.012粘蛋白试验(Rivalta)阳性阴性凝固性能自凝不能自凝透明度混浊澄清2021/8/2516⒊渗出液的意义:⑴有利:①稀释毒素,带走有害物质,减轻损害。②带来抗体,补体等杀菌物质和营养物质。③渗出的纤维素,有利于WBC吞噬和组织修复。④渗出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可刺激体产生免疫。2021/8/2517⒊渗出液的意义:⑵不利①渗出液太多,压迫器官,影响功能。②纤维机化,引起粘连。2021/8/2518⑵细胞渗出──炎性浸润白细胞靠边、附壁和

6、游出充血→淤血+通透性↑→WBC壁立→阿米巴样运动→WBC游出趋化运动:游出血管的WBC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趋化运动。 阳性趋化物(或趋化因子)③吞噬作用:2021/8/2519⑶炎症细胞的种类,功能及临床意义2021/8/2520类别来源及形态功能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血液核分叶状,2~5叶,胞质内有中性颗粒运动活跃,吞噬力强,能吞噬细菌、组织碎片、抗原抗体复合物,崩解后释放蛋白溶解酶,能溶解细胞碎片、纤维蛋白等;释放内源性致热原。见于急性炎症,特别是化脓性炎症时,称急性炎细胞,寿命短,只有3~4天,变性坏死后成为脓细胞。2021/8/2521类

7、别来源及形态功能临床意义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血液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核椭圆或肾形运动及吞噬力很强,能吞噬中性粒细胞不易吞噬的非化脓菌、较大组织碎片、异物、可演变为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等;能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发挥免疫效应,释放内源性致热原。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结核、伤寒等)以及病毒、寄生虫感染时。2021/8/2522类别来源及形态功能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血液核分叶少或杆状,胞质内有大量粗大嗜酸性颗粒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及组胺。具有抗过敏作用,见于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