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

ID:2495971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第1页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第2页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第3页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第4页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freel,比常规粳稻长7.66cm,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53.9粒,比常规粳稻多50.25粒,千粒重为22.83g,比常规粳稻低3.64g,落粒率73.7%~96.5%,比常规粳稻高56.36%。1.2田间分布特点杂草稻田间表现为簇生性,田间分布不均匀。由于杂草稻落粒性极强,一进入成熟期即开始落粒,同时其生育期又早于伴生的常规粳稻,在常规粳稻成熟收获时,杂草稻种子大多数已掉入土中,种子在田间自然越冬,因此翌年杂草稻的发生表现为簇生性,田间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初发生田块较明显,严重发生田块则覆盖全田。在移栽田块,杂草

2、稻多数在地势较高、不易淹水的地方,且杂草稻不在移栽行(穴)内。而由种子质量引起的杂草稻,则杂株田间分布较均匀,杂株在移栽行(穴)内。1.3不同水稻耕作方式下的发生率杂草稻的发生率与农田耕作方式和水稻栽培方式有较大的关系,杂草稻的发生趋势是免(少)耕田耕翻田,麦套稻直播稻抛秧稻移栽稻。据孙敬东等5调查,其中麦田套播稻田杂草稻发生率平均为59.8%,直播稻为34.5%,抛栽稻田为5.6%,移栽稻田为2.2%。而且多年麦套稻田或直播田重于1~2年的麦套稻或直播田。2危害由于杂草稻前期生长旺盛、繁茂性强且早熟,在稻田与栽培稻争光、争肥、争空间,抑制了常规粳

3、稻的生长发育,当田间杂草稻发生占40%时,水稻成熟期就基本上被杂草稻覆盖,无目标产量的形成;加上杂草稻极易落粒,产量收成很低;部分未落粒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一起收获,因其粒型小、果皮有色素沉淀,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6-7。据报道,黑龙江省仅穞生稻一项因品质下降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达3亿~4亿元;由于其具备了休眠性、落粒性、繁殖系数高等杂草特性,生育繁殖已脱离劳作控制范围,一旦发生,将危害多年,尤其在直播稻田和不翻耕套播稻田,杂草稻数量成倍上升,危害日益严重。3发生原因杂草稻早熟易落粒,成熟时种子落入田中,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成苗,这样年复一年,繁殖蔓

4、延。但杂草稻迅速蔓延的原因,仍然与近年来栽培技术体系的改革是分不开的。随着稻麦免、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土壤耕翻次数明显减少,耕翻深度也越来越浅,使掉落在田间的极少量种子能够生存繁衍;而麦套稻田和直播稻田则给常规粳稻和杂草稻提供了同样的适宜环境,使杂草稻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而跨区机械作业和种子调运过程中混入的极少量杂草稻种子,是杂草稻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精耕细作的移栽稻田,通过耕翻、耘田、人工除草,使上年落入田间的杂草稻种子多数被翻埋入深层,加之移栽后建立的浅水层,不利于杂草稻种子发芽,因此其成苗率很低,即使有少量成苗的也被农民在田间管理时拔

5、除。4杂草稻的防控措施4.1合理耕作,破坏杂草稻的生存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是消除杂草稻危害的关键措施8。一是改变稻作方式。对已有杂草稻发生的麦套稻、直播稻田,应及时改用抛栽稻、移栽稻或机插稻等栽培方式,利用栽后建立的浅水层,控制杂草稻种子的萌发。若仍进行直播,应采取先翻耕后直播的方式,春播时进行2次翻耕,以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蔓延。二是适度翻耕。杂草稻发生比较严重的田块,在上茬收获后必须进行翻耕,翻耕深度在10cm以上,把散落在地表的杂草稻种子埋到下层,使其不能正常出芽成苗。三是合理轮作。杂草稻发生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作物,在旱作条件

6、下对杂草稻进行化除或工人拔除。4.2清洁种源,控制杂草稻的传播种子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种子生产、销售流程质量控制,防止杂草稻随种子直接流向农田。首先育种、种子生产等单位要杜绝将杂草稻“污染”的田块作为原种田、良种繁殖田,不用旱直播、麦套稻、浅旋水直播和抛秧等稻作方式作为种子繁殖田,一旦发现种子田有杂草稻的发生,种子田应作报废处理。在种子入库或调运前,做好抽样检查,凡有杂草稻的种子批,一律不得作为种用。不去病区调种,防止杂草稻随种传入。同时,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种子田、种子批的检查和监管力度。4.3人工拔除,降低杂草稻的为害及早人工拔除

7、是目前杂草稻防治的主要措施。杂草稻与栽培稻混合生长在水稻田中,目前尚无可选择的除草剂可用,主要防治措施是尽早进行严格的人工拔除,并清理出田间,妥善处理。杂草稻是由上年稻田里落下的杂草稻种子生长而成,这种稻的特点是分蘖期株型偏高、株型松散、叶片长而披,叶色偏淡、抽穗期早于常规粳稻、穗大而下弯,类似于杂交籼稻。根据这些特点,可区分杂草稻和常规粳稻,及早进行人工拔除,尽量做到“拔早、拔小、拔了”,降低杂草稻的为害。拔除时要连根拔起,带出田间。在杂草稻抽穗时,一定要拔除干净,避免杂草稻灌浆落粒,影响翌年水稻的生产。4.4巧用丙草胺药剂,控制杂草稻的发生数量

8、丙草胺本身对稻种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能直接应用于直播稻田的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目前登记用于直播稻田的扫茀特、草杀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