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

ID:24960589

大小:26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6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_第1页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_第2页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_第3页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_第4页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矿采区设计》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采区布置及装备第一节采煤方法一、采煤方法的选择1、煤层赋存条件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批准开采的山西组3号和太原组8-2、15-1、15-3号煤层,现将各煤层分述如下:位于山西组下部的3号煤层,上距K8砂岩28.37~39.60m,平均33.47m。下距K7砂岩3.83~20.03m,平均13.05m,下距8-2号煤层31.23~75.56m,平均54.39m。煤层厚5.80~7.27m,平均厚6.64m,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层位、厚度均稳定,全井田可采(部分已采空)。3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位于太原组三段下部的8-2号煤层,上距K5灰岩下1

2、0.45~17.78m,平均14.44m,下距K4灰岩10.13~19.91m,平均14.53m,上距3号煤层31.23~75.56m,平均54.39m,下距15-1号煤层46.59~64.19m,平均61.76m。煤层厚0.50~2.42m,平均1.66m,局部含一层夹矸,层位较稳定。对比可靠,全井田可采。8-2号煤层顶板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位于太原组一段上部的15-1号煤层,上距K2石灰岩2.67~6.96m,平均5.36m,上距8-2号煤层46.59~64.19m,平均61.76m;下距15-3号煤层2.45~5.37m,平均4.13m。煤层厚0.74~

3、1.37m,平均厚1.05m,无夹矸,层位、厚度稳定,全井田可采。15-1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15-1号煤层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位于太原组一段下部的15-3号煤层,上距15-1号煤层2.45~5.37m,平均4.13m,下距K1砂岩1.73~4.59m,平均3.19m,煤层厚0.56~1.91m,平均1.46m。结构较复杂,局部夹2~3层夹矸,层位稳定、厚度较稳定,全井田可采。15-3号煤顶板多为泥岩,底板多为泥岩、铝质泥岩和细粒砂岩。各煤层赋存情况见表2-1-1。2、其他开采技术条件根据整合地质报告所述,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3号煤

4、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8-2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15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定为中等,无地温异常区。3、采煤方法根据矿井煤层的赋存特点,煤层厚度、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以及其他开采条件,综合考虑井田地质条件,结合开拓布置,设计确定采用走向长壁和倾斜长壁相结合的采煤方法,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二、采煤工艺的确定1、3号煤采煤工艺3号煤的煤层厚度在5.8~7.27m,平均6.64m,可供选择的采煤工艺有:分层综采、放顶煤综采、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参考本矿周边的漳村及王庄煤矿采煤工艺,由于本井田内首采的3号煤层煤层厚度大、回采条件简单,3号煤具有良好的冒放性,加之三元煤业及其控股的中

5、能煤业均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所以无论是在设备和管理上都便于集中统一管理,故本设计推荐3号煤采用放顶煤综采工艺。2、8-2、15-1、15-3号煤采煤工艺根据这三层煤的赋存条件,可供选择的采煤工艺有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结合国内外目前综采机械装备水平,以及类似条件矿井的生产经验,由于综采工作面具有安全性好,工艺简单,产量高,工作面采出率高等特点,设计采用综采工艺开采。三、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由于井田内4层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本设计分别对两种采煤工艺进行设备配备,矿井初期只装备3号煤的放顶煤综采工作面设备。(一)3号煤回采工作面设备选型本矿井为整合矿井,工作面主要采煤设备按安全高效工作面进

6、行配备。按目前国内采煤设备装备水平及制造工艺,为节约投资,设备立足国产。根据国内高产高效矿井生产经验,综采工作面应具有较长的工作面长度,采煤机具有大截深、大功率(可切割夹矸)、较快的切割速度,液压支架移架速度快且与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相匹配,回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具有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等特点。1、液压支架⑴支架支护强度根据矿井的煤层地质条件,按倍数岩重法计算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公式如下:P=1000·N·M·γ·9.8·10-6式中:P——支架支护强度,MPa;M——煤层采高,设计取M=2.6m;γ——顶板岩石容重,2.6t/m3;N——岩重倍数,按中等稳定以下顶板考虑,取6~8。P=100

7、0×(6~8)×2.6×2.6×9.8/10-6=0.40Mpa~0.53Mpa⑵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F=1000P·A·(L+C)式中:F——支架工作阻力,kN;P——支架支护强度,MPa,设计取0.53;A——支架中心距,A=1.5m;L——支架顶梁长,L=4.5;C——梁端距,c=0.2~0.35m,取c=0.3m;则:F=1000×0.53×1.5×(4.5+0.3)=3816kN⑶支架结构高度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