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

ID:24965494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_第1页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_第2页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_第3页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_第4页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奂生上城(网友来稿)!确山一高肖伟锋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2.领会本篇独具辩证特色的主题和陈奂生这个时期初期的农民形象的典型意义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二、解题介绍高晓声和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浏览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根据时空转换,列出课文提纲。明确:上县城-→寻求新生活卖油绳-→病困火车站遇书记-→梦圆招待所四、人物形象分析1.高晓生曾经说过:“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

2、无论陈奂生或是我们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改善”、“前进”在课文中体现在什么地方?“因袭的重负”体现在什么地方?明确:①“改善”、“前进”体现在“渴望过精神生活”;②“因袭的重负”体现在落后的“小农意识”。2.在文中划出有关“改善”、“前进”(包括陈奂生所固有的优良品德)的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明确:①勤俭善良――勤俭:步行、吃僵饼、宾馆遭遇――善良:珍惜宾馆物品②渴望过精神:羡慕人家说东道西、扯三拉四希望碰到别人未碰到的事情3.在文中划出体现“因袭的重负”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

3、陈奂生什么样的劣根心理。明确:具有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①自私、狭隘:为五元钱而忿忿不平而糟蹋宾馆用品。(心理、动作描写)②愚昧、落后且具有封建等级观念:坐县委书记的车,住过高级宾馆,就获得精神满足。③自欺:“譬如买药吃”、“飘然”、“钱花得值透”4.归纳人物形象陈奂生是新时期初期的农民典型代表。物质生活的好转使他对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追求。因为是生活刚有好转,他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性格中仍有狭隘、自私、落后的诸多成分。五、社会环境分析陈奂生身上的进取心和落后面,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明确:陈奂生的进取心是跟党的

4、十一届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陈奂生这个昔日的“漏斗户主”翻身了,他充满喜悦的心情,也萌生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开始有了追求。另一方面,陈奂生身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在他周围的农村干部身上同样存在。因为陈奂生坐过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钱一夜的房间,人们马上对他友好、羡慕、尊重。可见,这样的社会环境是陈奂生的落后面的生存土壤。六、研讨小说的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讽刺官僚主义;批判阿Q精神;反映城乡差别;鼓励农民解脱重负,继续前进。你的看法呢?明确:这篇小说描写了新时期

5、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对新时期的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以及没有从因袭重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七、鉴赏艺术特色1.这篇小说质朴自然,但有巧妙的情节设计,主要表现在“一奇六巧”,结合课文阐述。明确:⑴一“奇”“漏斗户主”上城竟住进高级房间,可谓奇遇。这个奇遇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偶染感冒,一是巧遇书记。有了这两个因素,将陈奂生置身于高级房间,成了相当自然的事情。⑵六“巧”①卖油绳可见粮食有余;②买帽子既见生活稍有改善又因“好像变娇”,暗示今夜要得感冒。③对精神生活的渴求:陈

6、奂生“总想,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这次上城就如愿以偿,虽然花掉了五元钱,但是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④车站的地点:这里油绳好卖,这里有茶水,有长椅,与吴书记巧遇也非此莫属。⑤巧遇书记:既反映当时干群的亲密关系,又使陈奂生住进高级房间成为可能。⑥感冒:住进高级房间得以表现其心理、思想。2.对比《项链》和本文在心理刻画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明确:⑴西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大都采用心理剖析手法。如《项链》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写得细腻、深刻。⑵《陈奂生上城》的心理描写,用了“土洋结合”的办法。像西方小说一样

7、,注重心理描写,但这种心理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悠悠上城来,晃荡晃荡)、肖像(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描写及景物烘托(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揭示出来的。八、全文总结作家北村说过:“一个人光有土地情结是不行的。”如果只是站在土地上,就会被时代遗忘,毕竟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农民是可亲可敬的,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的优点,又有着局限,如何使农民精神脱贫是政府,更是农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