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

ID:24970030

大小:57.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_第1页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_第2页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_第3页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_第4页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探究摘要:本文分析了数据库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并阐述了隐私保护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为数据库应用中隐私保护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数据库应用;隐私保护;数据分布;多方安全计算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4)02-0000-01一、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据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之无限通信技术的融入,更是使得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布在数据库关联性构建中起到了推动性的重要作用。就我国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发

2、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在以数据库为应用中心的数据库系统隐私保护中,技术人员已越来越重视对数据库敏感信息的传输控制,进而游侠保证数据库应用中隐私信息的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在数据保护工作的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能够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技术研究人员必须明确技术研究方向,并在隐私保护技术研究中明确将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问题间的关系,并针对隐私保护问题开展对应的研究。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数据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性隐私保护作为隐私保护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数据应用的层次决定了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数据范围。在现阶段数据

3、库应用的隐私保护中,保护技术的种类主要包括通用型隐私保护和面向数据挖掘功能的隐私保护。通用性隐私保护技术是以较低应用层次的数据库数据范围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概率模型进行隐私保护的算法验算。而面向数据挖掘功能的隐私保护技术则主要针对数据库系统中的高层数据应用,并通过不同的数据挖掘操作开展针对性的隐私保护措施。在我国当下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技术条件下,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方向呈现出了较高的集成性,适应性和系统性,加之当下我国数据库应用技术主要是以数据加密,数据失真和限制保护为主导,这就为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的深入发

4、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数据库应用中隐私保护技术分类探究在当下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中,由于不同类型保护技术均存在局限性,所以仍未有一项隐私保护技术能够通用于各个数据库应用领域。从数据库应用角度进行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的隐私保护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基于数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基于数据失真以及限制开发的隐私保护技术。(一)基于数据加密。基于数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是指采用信息加密的方式,对数据挖掘工作环节中存在暴漏可能性的敏感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进而使得数据库内容能够得到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基于数据加密基础上的隐私保护,由

5、于对可能暴露的敏感数据进行了再处理操作,从而使得数据库应用中的数据加密性得到了有力保障。(二)基于数据失真。在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中,技术关键在于能够在保障数据库中敏感数据失真的同时,确保了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及其自身的数据属性。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进行隐私保护的过程中,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扰动处理,从而有效满足后续数据处理中出现的数据统计性质要求。(三)基于限制开发。在隐私保护技术中,基于限制开发的实质是通过对数据库系统发布环节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某部分域值

6、进行泛化处理,进而实现对数据库隐私数据内容的有效保护。对比以上三项隐私保护技术可知,在面向数据库的隐私保护实际应用中,基于数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虽然能够保证数据良好精确性和安全性,但却会消耗较多的劳动力和软件资源,实用性偏差,而机遇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则具更高的应用效率,但却会导致部分的数据信息丢失,而这也正是基于限制发布的隐私保护技术的缺陷所在。三、面向数据应用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分析(一)基于数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在数据库数据的分布式处理环境中,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的前提是数据库信息通信更够得到有力确保,而基于数

7、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则有效的促成了这一要求的实现。在数据分布式处理环境中,数据加密隐私保护技术通常依赖于数据库中数据站点的可信度和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式得以实现。数据点的可信度以及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式作为数据库数据内容的重要属性,也在加密隐私保护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数据库中信息内容的种类划分中,不论垂直型划分数据或水平型划分数据均,均可以在数据加密隐私保护的过程中保持其各个站点的独立性,从而更为有效的保障数据库应用中的信息内容加密性。(二)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在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中,数据扰动

8、直接影响着隐私保护工作的工作质量。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在扰动情况下会呈现失真状态,并失去了其利用价值,这也就实现了数据失真下的隐私保护。但在数据失真基础上隐私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必须保证数据攻击方无法以失真数据信息构建原始数据机构,而失真数据又能够保持数据信息组织结构及其性质不变,进而保证数据库利用方能够以失真数据为依据获取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内容。(三)基于限制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