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

ID:2497621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_第2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_第3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_第4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导课技巧    刘 蕊    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附属外语初级中学,河南 巩义 451250    摘 要 英语教学中的导课技巧非常重要,恰当的导入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 英语教学 导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1002-7661(2013)06-0035-02    英语教学中的导课技巧非常重要,设计时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2、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在新课开始之前,对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习与巩固,既能弥补学生旧知识掌握中的缺漏,又能使学生很快投入新知识的最佳学习状态,为完成本节课教学作好准备。例如学习八年级英语下册“AFreedomFighter”一课,就可以采用“温故”导入的形式。该课讲述的是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而斗争。在八年级英语上册AbrahamLincoln一课也讲述了林肯为黑人解放运动做出的贡献。因此教师

3、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教师通过温习林肯的一些事迹,引出另一位黑人运动领袖。    二、实物和图画导入法    真实的实物和图画对新课的导入有很好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和图画,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清楚地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英语教学论文 .fonkey,tiger等动物时,出示图片进行问答:issZhaosay“Congratulations”totheclass?2.oonandthestars?B:Yes,theyareon

4、theshelf.然后引出话题Inthelibrary的教学内容。    五、故事导入法    心理研究证明,兴趣对人的未来活动有准备性作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爱听故事,故事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前,选择与课文内容情节紧密相关的知识性及趣味性故事,讲给学生听,以达到巧妙引入的目的。如:教初中第三册42课前,我先讲了一个只读了三个月书,后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的故事,听完故事学生都知道是爱迪生。然后我问:爱迪生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都想弄它个水落石出,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故事中去。    六、电教导入法    运用现

5、代化的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既有声又有像,形象、直观、生动、新颖、有趣,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电视录相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镜头、片段,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如在教初中第三册的Thesport时,播放一些运动会(最好是本校)的场面,学生看到熟悉的镜头,倍感亲切,好象自己又回到了当时的场面。    七、现场导入法    教室是一个很大的“教具”,室内有门窗桌椅,还有学生、老师及学习用品等,如教现在进行时时,叫一个学生去关门,老师在学生关门时说Heisclosingthedoor.叫一个学生开窗时说Sheiso

6、peningtheasDay时,交待学生准备好有关话题:    A:Hi!LiuYing.Igotapostcardfrommyfriendyesterday.    B:Really?    A:It´sfromAmerican.    B:as的主题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