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ID:24976631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

2、,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加强的。  2.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除了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三角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的方法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同时,给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提示他们倒推的求面积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不同图形相同的求面积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如让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形状

3、一样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表演相遇后经过各种尝试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经过。小小的活动却能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得以提高。  3.使学生获得成功,保持对数学的浓犀兴趣  成功,是学生兴趣产生的源泉之一,又是保持浓厚兴趣的重要力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应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数学教育十分重要的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所说的“优等生”,他们能够比较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很强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在这些优等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他们不断体会到老师和同伴的肯

4、定,不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正因为这许许多多的成功,才使得他们敢于动手动脑做数学,敢于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大胆地去尝试、去实践,在他们自己做数学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一个学生数学作业中的错误实在很多,或者上数学课时迟钝得令人恼火,原因常常是:他(她)不想学数学,不愿意理解数学问题,在这些通常称为“差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教师很少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很少有来自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他们的数学学习生涯是不断体会、品尝失败的过程,自然就失去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喜欢数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应

5、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取了成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心情愉悦而奋勇,学习兴趣就会实现质的飞跃。  4.引导深究,发现规律揭示的合理性  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一般先呈现问题情境:服装商店短袖衫每件32元,裤子每条45元,夹克衫每件65元。一位顾客要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得到两种不同的算法,写成一个等式。接着联系上面的购物情境理解两种算法内在的不同,

6、一种是分开算,一种是配套算。但不管哪一种方法都算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钱,所以这个等式成立。然后,让学生再写几组这样的等式,算一算得数是否相等,思考有什么发现。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几组等式在结构上的特点,归纳揭示乘法分配律。在随后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对标准式掌握较好,但在变式的时候错误率明显升高,后续简便计算时常将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等等。  与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相比,乘法分配律同时涉及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结构复杂,形式多变,应用广泛而灵活,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定律之一。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新教材改革了传统教材过于形式化的倾向,让乘法分配律与

7、儿童的生活经验对接,让儿童借助生活事理理解算理,这是一种进步。从上述教学效果看,有了生活事理的支撑,使学生借助直观对乘法分配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这样的层次,事实上这种浅层次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续的变式应用、综合应用甚至初中阶段代数学习中提取公因式、因式分解等拓展性应用等都需要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获得更深人的理解。笔者曾在新课结束后随机采访有关学生,询问他们还有哪些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分开算的时候有2个“5”,为什么合起来算的时候只剩下1个“5”?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却是相同的?为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分”和“配

8、”是什么意思?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不同?……可见,虽然有事理性解释作支撑,但学生对等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