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ID:24977160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1页
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2页
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洪山小学266744当前幼儿教育中,由于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原因,学前教育小学化、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相脱节等现象相当严重,无视幼儿身心特点,不顾幼儿成长规律,导致大量新入学的儿童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许多儿童面对不一样的角色与环境对有着较大的压力,有的甚至会难以适应小学而产生抗拒心理。幼小衔接工作是做好学生入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幼小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

2、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由家长、学校组织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既有连续性乂有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时期,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证。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

3、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祌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矛盾,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表现。二、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近年来,社会竞争

4、越来越激烈。广大的幼儿家长也认识到这一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真是煞费苦心,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很多家长的育儿观念比较陈旧,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在幼儿园认会了多少字,背会了多少古诗,会算了多少道题,学会了几个英语单词,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题,他们只关心孩子是否聪明,是否“认真地听课”等等,致使孩子入学后出现一种情况:入学初感到很轻松,上课不专心听讲,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的习惯,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2.有

5、需求就有市场。顺应着家长的需求,催生了许多利益链。各种不正规的办学力量、培训机构打着“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的旗帜,让孩子们超负荷地学习,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违背了教育规律。去年以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确定了很多具体要求。很多家长普遍出现了恐慌情绪,怕孩子没在幼儿园学AI拼音读写跟不上小学学AI的节奏,部分家长选择了去个人开办的幼儿园,还有的家长给幼儿报了课外的拼音班、算数班,等等。各种培训班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幼儿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3.幼儿园教师在幼小衔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的教师

6、认为幼小衔接只是在大班开展的,觉得中小班与幼小衔接无关。我们不妨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幼小衔接,孩子的成长是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小衔接也是这样的,它贯穿于整个学前期,这个吋间段孩子的学习都是为更好地衔接小学做准备的。还有一些公办的幼儿园,看着生源要流失,只好妥协家长,一边应付检查,一边提前给幼儿灌输小学学习内容,被家长牵着鼻子走,实在是不可取。三、怎样做好幼小衔接1.应端正学前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B的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它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品质。幼儿园要切实为培养

7、下一代负责,严格按着幼儿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决不能拔茁助长。学前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为小学打基础,明确认识自己的任务是为学校教育做准备,幼儿园应避免使用小学教材,因为这样不仅会加重幼儿的负担,还会降低他们入学后的学A)兴趣和积极性,造成他们智力发育的停顿或延缓。幼儿园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幼儿心理、生理、智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幼儿入小学作准备。特别是需要在教育中重视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概括能力,发展他们的组织和控制能力以及创造性想象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把

8、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作为长期0标。在一日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1.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日常联系工作。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可以参加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参加研究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