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

ID:2497811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_第1页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_第2页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_第3页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_第4页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结论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少有共识。争论不休的原因主要在于:(1)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或直觉探讨层面?,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也常常囿于局部的、区域的调查数据,统计口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研究结论的推广性不尽如人意。(2)对于机会均等的衡量指标不尽相同,例如不同的研究指标包括高校生在家庭经济、家庭文化、城乡、

2、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构成,反映的是入学机会的不同,且常常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维度。(3)对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层次定义不尽相同,例如多数研究不能区分入学机会在数量均等和质量均等上的差别。由于规模的扩大及教育体制和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不仅影响到民众是否参与高等教育,而且会成为决定他们进入何种类型和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及其变迁,既要有与数量相关的机会变化的分析角度,也要有与质量相关的机会变化的分析角度,并且两者结合才会有全面的认识。(4)对于机会均等研究的时间维度不尽相同,例如多数研究只

3、能从某个时点提供高校生构成的特点分析。实际上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劣势的阶层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处于劣势。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入学机会与人口结构的一致性既不可能也不合理。因此引入时间维度,探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时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则会更加有意义。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特征和变化是一个实证问题,需要通过真实的数据和合理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将探讨1990年代以来包括家庭背景、城乡和性别等多种因素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究竟是得到了强化还是弱化,以期增进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变化的

4、整体和深层次的认识。本文的分析将从两个层面展开:第一,在不考虑高等院校质量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对有关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第二,通过对中国学术界现有的实证研究进行兀分析(metaanalysis)探讨不同层级的高校在校生构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一、不考虑高等教育分层时入学机会的变化    1.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关系的变化    本部分使用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1年、2000年和2006年三年的全国城镇居民入户调查数据11J,对年龄在23岁以下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

5、度(包括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以下简称高校生)的家庭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②。    从图1和图2中不难看出,高校生在不同收入组中分布的变化情况。图中横轴以升序的方式表示高校生家庭经济背景状况。图1纵轴表示高校生在不同经济水平组别中所占比例,图2纵轴表示高校生在不同经济水平组别中的累计比例。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入学机会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十几年间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在1990年代初入学机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明显上升,到了2000年这种明显的上升态势得到了抑制,而到了2006年进入高等教育

6、的机会与家庭经济背景则几乎看不出关系了。图2显示,反映均等程度的“洛伦兹曲线,’在2006年已接近绝对均等的45度线。同时反映机会均等程度的“高等教育机会基尼系数”随时间明显降低,取值在1991年、2000年和2006年分别为0.474、0.152和一0.047,表明高校生在城镇不同经济状况人群中分布的均等性明显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已经基本不构成影响城镇居民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主要因素了。2.农村生源在高校在校生中的比例    本部分根据全国高考工作报名、录取实际汇总数据和同期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12,探讨来自

7、农村的大学新生占整个大学新生的比例变化趋势。    图3表明,1990年代末以来,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占整个大学新生的比例是增加的;当考虑全国农村人口比例下降的因素后,辈出率(农村新生比例/全国农村人口比例)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    以上两个部分的实证数据表明,19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为城镇经济中低阶层和农村居民带来了高等教育参与程度的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当不考虑高等教育内部分层因素的时候,城乡居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化程度均有了显着的增强。但是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金字塔状的,在高等教育内部存在着质量和

8、类型的明显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以下实证分析部分将对现有的关于入学机会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从质量层面探索高校生入学机会的变化。    二、考虑高等教育分层时入学机会的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不同高校在享有资源和声誉上的分化程度是非常显着的。因此,我们的研究除关注数量差异外,还必须考虑质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