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

ID:24978242

大小:13.85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11-17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_第1页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_第2页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_第3页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_第4页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部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部CT检查技术与基本病变郑婷泸州医学院影像诊断与技术学教研室胸部的CT检查技术概述良好的自然对比,传统X线检查仍为首选检查方法。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能获得更丰富的信息。CT的优点:避免重叠,更有利于定位。密度分辨率高,更有利于定性。能发现胸片隐蔽区的病变。胸部CT检查技术扫描方式:常规扫描:平扫、增强。螺旋扫描:平扫、增强。高分辨率扫描:扫描体位:仰卧位。扫描范围:肺尖至肺底。层厚、层间距:5~10mm。窗技术:肺窗:窗宽1000~2000HU,窗位-500~-800HU;纵隔窗:窗宽300~500Hu,窗位30~50HU。胸部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价值:区分正常结构与病变、鉴

2、别病变性质。造影剂:目前多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剂剂量:1.5~2ml/kg体重。注射方式:团注法(bolus)注射速度:2~3ml/s。扫描延迟时间:20~25秒。肺内肿块作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定性诊断。胸部螺旋扫描进床速度:10~15mm/s扫描速度:1s/rot螺距比:1.5/1~1.0/1扫描层厚:5~10mm重建层间隔:不大于层厚。重建层厚:0.625~5.0mm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技术条件薄层:1~3mm的薄层扫描,减少部分容积效应;高分辨率算法:如肺算法、骨算法重建;显示矩阵:512×512矩阵或更高;增加kVP和mA,如用140kV/170mA,可减少图象噪

3、声,增加对比度采用小视野;扫描时间短,减少运动伪影。高分辨率CT(HRCT)扫描临床应用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支气管扩张的诊断。肺内小结节病灶的诊断与鉴别。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气管长10~13cm,分胸外段(环状软骨至胸廓入口)及胸内段。气管后部由纤维膜构成,常轻微内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气管前后径增加,当内冠状径小于内矢状径2/3以下时,称剑鞘气管。正常胸部CT解剖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胸外段气管两侧有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甲状腺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气管两旁,呈高密度楔形。在甲状腺平面颈动、静脉位于气管旁甲状腺后方或甲状腺外侧,静脉位于动脉的侧前方,右颈内静脉

4、比左侧为大。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胸内段气管长6~9cm,在上纵隔气管右前方为上腔静脉,气管后方为食管、脂肪及胸椎。主动脉弓平面气管右侧有奇静脉弓,气管下端呈横椭圆形,中部内凹分隔状即为隆突。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分叉平面,见右主支气管自气管下端分出后即分成右上叶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前者向外行1~2cm后即分成尖支、前支和后支。尖支在此层面不易显示,后二者在此层面可见,此二者中间夹角为上肺静脉,右上叶支气管后壁呈线状。右肺动脉前干(右上肺动脉)位于右主支气管前,且管径相似。正常胸部CT解剖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中间段支气管从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至右中叶支气管开口,长约2~4

5、cm,呈圆形低密度影,其后壁为肺紧贴,易识别有无增厚。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从中间段支气管前侧分出,向前外走行1~3cm后,向前和向外分别发出内支和外支。正常胸部CT解剖右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位于中叶支气管开口或稍低平面,该支气管向后走行分支,背段支气管外侧为肺动脉,内侧与肺相邻。右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以下层面,右下叶支气管首先分出内基底支,然后分出前、外及后基底支。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左主支气管较右主支气管长而细,其外侧为左肺动脉,后为降主动脉。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约1.0cm长,多数人由左上叶支气管分出前段与尖后段支气管的共支和左舌叶支

6、气管,少数人分出前支、尖后支和舌支。前支向前外走行,尖后支于左上叶支气管上方层面呈小圆形低密度影,舌叶支见于前支下方层面向前外方走行。正常胸部CT解剖气管、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见于左舌叶支气管层面,其近端内侧壁直接邻肺,后外侧为左下肺动脉,内侧有降主动脉,形成左侧支气管后隐窝。该层面或稍下方可见背段支气管向后走行,下方层面可见各基底分支发出,常规CT只能显示2~3个基底支断面。正常胸部CT解剖正常胸部CT解剖肺小叶肺小叶由小叶间隔、小叶核(主要是小叶动脉和细支气管)和小叶实质组成,包括几个至十几个腺泡,腺泡有终末细支气管分布,每个腺泡还会有若干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HR

7、CT不能显示腺泡。常规CT难以显示肺小叶完整的结构。HRCT能显示肺小叶呈不规则多边形,边长1~2.5cm,周边者呈角锥状,基底靠胸膜,尖端向肺门。胸膜下的正常小叶间隔厚度为0.1mm。正常胸部CT解剖肺野即含气的肺组织,在X胸片或CT上的透光区域。肺血管管径与伴行支气管管径近似,前者多呈点状、小圆形或条状致密影,后者呈环状、轨道状或锥状中心低密度影,正常支气管壁厚约相当于其管径1/6~1/10。当支气管、血管边缘不规则,提示支气管、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增厚可能。肺野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