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分析

中俄贸易分析

ID:2498021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中俄贸易分析_第1页
中俄贸易分析_第2页
中俄贸易分析_第3页
中俄贸易分析_第4页
中俄贸易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俄贸易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俄贸易分析

2、第1 中俄贸易分析本文针对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利用经典贸易理论对中俄贸易状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俄贸易分析摘要:本文针对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利用经典贸易理论分析方法对中俄贸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俄贸易;贸易理论;政策建议一、中俄贸易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发展迅猛,《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的时间表;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与东北亚的经济在今年来却发展缓慢,据统计,作为占全国对俄贸易1/

3、3强的满洲里口岸,从1998年至2000年,贸易逆差以年均106%的速度递增,2001年1-10月份这个口岸实现贸易总值15.96亿美元,其中进口14.25亿美元,出口1.71亿美元,进出口货值之比为9比1,贸易逆差高达12.54亿美元。2001年1-11月份,中俄贸易总值实现9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出口23.9亿美元,进口69亿美元,分别增长17.5%和32%,贸易逆差高达45.1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不仅花去了国家大量外汇,更使两国贸易出现极大的不平衡。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俄关系不断得

4、到改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的贸易发展创造了契机。但是,俄罗斯经济长期危机、市场无序和政策多变,导致了中俄双方贸易发展缓慢;此外,由于中俄边境贸易以零散交易为主,中方出口品中夹杂着低劣成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破坏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也是贸易受阻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签署了《鼓励和相互投资协定》、《经济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协定》、《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整顿边贸市场秩序,健全市场规则,为两国经贸往来奠定了法律基础。中俄两国

5、关系的改善、贸易市场秩序的恢复,使贸易环境宽松稳定,极大地降低了市场外部性,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对进出口商都是有利可图的,从而活跃了边境贸易。俄罗斯有着巨大潜力和机遇,中俄两国在商品、技术、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贸易能增加两国福利,使两国内居民受益。俄罗斯的重工业、军事工业比较发达,但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日用品、食品、蔬菜、肉制品的自给率在48%以下,这是前苏联“重工轻农”产业政策的恶果。而俄罗斯短缺商品正是中国生产的长项。中国的日用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电

6、子产品,在这方面中俄之间的互补性十分明显。俄罗斯国内的家电市场被进口品垄断,价格很高,许多消费者无力购买,因此,俄罗斯缺乏适合于普通消费者的食品、服装、家用电器,而这为发挥中国的优势、开展中俄合作提供了机遇。中国的出口对于俄罗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是日用消费品(食品、服装、电器)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日用消费品在国内远远供大于求,非意愿存货较多,急于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俄罗斯正是解决之道。俄罗斯有1.39亿人口,以莫斯科为例,该城市有人口900万,70%的食品和80%的生活日用品源自外国进口;人均月收入180美

7、元,而且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消费者无后顾之忧,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俄罗斯的市场容量可以容纳中国出口贸易的空间很大。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对于自己的经济发展也是利大于弊的。中国是资源产品消费大国,木材、化肥、废铜等资源紧缺,这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俄罗斯地阔人稀,自然资源蕴藏丰富,例如:石油、木材、天然气、矿产等,以自然资源为重要生产原材料的工业相对发达,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上,资源产品供过于求。俄罗斯出口的资源性产品正好能够缓解中国资源紧缺的瓶颈,因此,俄罗斯出口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亦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8、二、中俄贸易发展的理论分析以上是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经济结构与贸易互补性的分析,运用基本贸易理论对中俄贸易作进一步的剖析,可以认清两国间贸易的实质,并切实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标准贸易模型认为,经济发生偏向性增长的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某个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这个部门扩张的幅度大于向其他部门扩张的幅度(既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论:劳动生产率决定贸易);第二,由于生产要素的国家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偏向性扩张,偏向于使用该特定要素得部门或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特定要素模型和要素比例模型)[1]。中

9、国和俄罗斯都是经济大国,对贸易带来的福利效应应有较强的反应。日用消费品在中国市场供过于求,在俄罗斯紧缺;资源产品在中国市场紧缺,而在俄罗斯市场供过于求。从而日用消费品相当于资源产品而言,在中国市场上相对价格低,而资源类产品相对价格较高。而在俄罗斯市场上的行情恰恰相反。相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能为进出口商带来充裕的利润,这实质上是一种地点套利。贸易能够改善中俄两国供需缺口,使两国相对价格趋同,这样,俄罗斯居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