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

ID:24989612

大小:62.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_第1页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_第2页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_第3页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_第4页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摘要:教师长时间工作便会产生职业倦怠,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因素。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提高教师待遇;其次,政务、教务删繁就简;再次要增强心理素质锻炼。如此教师才能迗到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在教育岗位上发挥作用。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策略心有余而力不足或长期处于某种生存状态时会产生一种身心疲惫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发挥、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效率降低,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目前“职业倦怠”病毒悄然入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们一开始踏入工作岗位时都激情满满,但随着生活的单调化、教

2、学的模式化,加之学生管理难、工作节奏紧、高付出低回报,斯渐地,教师工作热忱降低、激情消磨、奉献精神减退,甚至变得相当冷漠,只保证上课,不保证质量,只教书不育人,只教学不教育这种现象值得教育界关注。一份调查显示: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86%,有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58.5%,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2.5%!这个调查不一定精确,但至少表明了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势。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无成就感,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

3、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降低,猜疑、自责,甚至对人对事冷漠疏远。许多年轻教师本来可以在教学、班主任工作或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成就,但由于短期内努力不见效或见效之后得不到认可等原因,逐渐心灰意冷,放弃成功成才的机会,把本该由年轻人承担的事情推给老教师,自己整天抱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一种对自己、对学生、对教育极不负责的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拫酬的

4、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特别是在年轻教师群体中,一旦患“倦怠病”,就等于甘于平庸、甘于落后,特别是一拨不愿走上班主任岗位的年轻教师,他们没有真正体验到教育教学的乐趣,教育生涯中缺失了走进学生、培养感情、体验价值的重要一环。教学不是筒单的知识传输,教育不是一味地威严震慑,成功的教育教学要靠感情来维系。教师普遍反映现在学生难教、难培养,主要原因是社会背景与学习态度不好。“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差距”,对世界观刚刚萌芽的学生我们守望和规范了多少?教学教育有没有真正靠情感

5、来维系?没有热忱、没有激情、没有奉献精神,便斩断了师生间的感情线,无法建立牢固的师生关系,教育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人是关键因素。那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首先,提高教师待遇。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地,他们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国家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振兴靠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振兴教育的主导群体,教师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教师理应得到较高待遇。只有让教师不再捉襟见肘,不再感觉低人一等,他们

6、才会职业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我们羡慕美国高水平的教育,殊不知别人的教育投入投占GDP的37%,而我们的投入仅占4%,这个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比一些非洲国家还低。教育是国家的主要义务,公共财政经费上不去,科教兴国就是一句空话。国家政策必须向教育倾斜,同时加强舆论宣传,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使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其次,政务、教务删繁就简。柳宗元一篇《种树郭橐驼传》唱响“永贞革新”先声,他以种树之理喻为政之道,大力倡导要与民休息、精简政务__郭橐驼以种树为业

7、,凡是他所种之树无有不活,人问之,对曰:“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郭橐驼顺应树木自然天性,种下之后就不再打扰它,让它自己生息繁衍。然而“他植者则不然”,“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曰以离矣”。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愈发朝夕摇晃、旦暮打整,树木愈发难于成活,林子愈发难于植就。管理之道不亦如此?学校领导要科学地安排好教师的工作,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简化管理程序,减少

8、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不能“繁政扰民”,不必要的形式一律撤销,不必要的内容坚决裁剪。学校要设定有实效的教师考核机制,只在形式上进行却没有实质意义的考核只会分散精力,让教师首鼠两端又投鼠忌器,无法在教育的核心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