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ID:24991543

大小:7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10月第19卷第10期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O唐喜梅*,卢清2(1.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637002;2.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内容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輩或其他亲成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的余子教育缺失。因此通过调查湖南邵阳县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現状,分析探讨其所引发的问題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关■键

2、词: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对策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916(2006)10X)0704)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笤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逐渐成为社会流动的主体[11。域近几年,其社会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乡-城’’迁移型农民工队伍的持续扩大,带来了民工子女数盘的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及其他种种主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农民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由亲戚代界或寄养,致使父母和孩子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境地。由此,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

3、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馄耍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m。据一些调查表明,全国流动人口现巳超过1.3亿人,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巳近1000万如此多的打工父母“别家离子”常年漂泊在外,无非是为了家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事与恧违、他们的孩子因亲子教育缺失,在安全、心理、行为、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有不良问题,难以顺利完成学业,很可能将会重茇他们四处奔波的命运。一、农村留守儿宽亲子教育缺失问题的现状农村留守儿宽

4、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亲子教育缺失是指年幼儿童长期缺失父母抚爱和教育的现象。特别是指年幼儿童(本研究调査的是0-6.7岁留守儿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由其他人(如爷爷、奶奶、叔、姑、姨、舅等)代为潑管或抚育的一种现象lM。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照顾子女,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家庭结构不完整,隔代教莽,寄养。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减少,由此亲子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疏远。这种社会

5、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莖的亲子教育严重缺失。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使家庭环境恶化。据本人不久前的调査统计,湖南省邵阳县有53.4%的留守儿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有3.0%的留守儿贲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有4.9砵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27.3%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4.1%的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有0.9%的留守儿宽寄养在别人家里。生活上的“单亲家庭”合计为56.4%,隔代抚养为32.2%,亲子教育缺失的情况较为严峻。二、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的表现•1.安全

6、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收稿日期:2006-09-10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诔題“弱势群体子女早期教育M題研究"(EHB030493)。作者简介:唐喜梅(1976-),女,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级领士研究生;卢清(1966-)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的有效监督,极易产生安全问题。这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得不到亲情的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湖南省邵阳县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悲剧:一名5岁的农村男孩,因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年迈的

7、爷爷。由于平吋基本没人管,男孩得了疥疮,痒痛难耐时,就用脏手抓,结果伤口感染,演变成严重败血症,最终夭折,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种消失了。二是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2005年,湖南省邵阳县法院审判庭审理的48宗案件中,留守女童遗性侵害的占1/3。给留守女童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三是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如邵阳县塘仁村一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其爷爷、奶奶是弱智人,根本无监护能力,结果这个孩子学会了小偷小換,'一次由于偷别人的钱而被打伤。2.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宽7周岁及以下的

8、学龄前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35.72%,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本我”牢固形成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各种社会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这种道德内化为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早年经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及其后来整个人生的社会化过程都起苕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耍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然而,农村留守儿宽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