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ID:2499544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_第1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_第2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_第3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美育就是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对人进行审美观念与美的价值的教育,使人完美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具体表现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急剧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美育作为一种情感动力系统,能把追求真、善、美的动力化为内部学习动机。语文教学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蕴含着多姿多彩的“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下面我就语文教学谈

2、谈课堂美育的一些做法。  1.利用导语美育4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导语实质上是情感的激发,它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得到教育。导语很象自然中的催化剂,其作用是巨大的。如教学《难忘寄园情》,我们用这样的导语:哺育过你、教诲过你、使你得以茁壮成长的人,将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请看,谢稚柳先生通过对少年读书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他对老师何等深切的怀念之情!请读一读这篇课文,它将告诉你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向你

3、展示一幅怡然自乐的乡村图景,引你遐想,使你沉思。这样充满激情的导语,就会把学生带入特定美的意境中去,使审美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很好地利用导语进行美育。  2.利用音响美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声情并茂,感情细腻的好文章不少。这些文章单凭老师的讲解或让学生读读议议,是难以唤起学生美的形象,也难以理喻其中特有的艺术情趣。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好音响进行教学,就能在课文和学生内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更美更广阔的艺术境界中去,因为这是由音乐

4、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情感世界。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古诗《敕勒歌》,利用音响,美妙动听的音乐会把学生到生机勃勃的大草原上,在那里,天广地阔茂草无边,时有风力,牛羊隐现,诗文的美感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3.利用插图美育  插图把抽象的东西化为能

5、直接感观的色彩艺术,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4  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众多,形象逼真,它为教材增添了优美与魅力。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插图,鲁提辖挥拳猛击镇关西的画面,学生会感受到鲁提辖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再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插图,它把诗歌具体化为有形可见的东西,学生通过对青山、绿水、白鹭、鳜鱼、斜风细雨、箬笠、渔翁……的观赏,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渔歌图,学生对诗的记忆犹新,并从自然

6、景物中发现了诗情画意,并步入作品创设的美的意境中去。学生的情感得到美的升华,欣赏水平也得到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唤起学生头脑中美好的形象、再现作品所创造的意境,在接受审美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举数得。  4.利用吟诵美育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诵读,才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的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  初中课文中,可诵读的文章很多,如诗歌,它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韵律,第六册课文中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与“在这

7、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使得全诗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叠词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运用,通过吟诵能体现出诗人低回掩饰,如怨如诉的心境。再加上诗歌的押韵与节奏,诗的音乐美不言而喻。散文同样是诵读的好材料,通过诵读,学生会舒心畅怀地接受它的“美育”。如吟诵朱自清《匆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什么痕迹呢?……”吟诵者惜时之情洋溢言表。“感觉

8、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因此,我们利用吟诵,让学生进入审美的感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达到一种美的和谐。4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有利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3-03-0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