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

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

ID:25006853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_第1页
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_第2页
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新课标”下小学的快乐体育闫德升1什么是快乐体育温家宝总理说过,没有快乐体育,就不会有快乐的童年。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师生在融洽、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网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2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特点2.1

2、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2.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二者相结合。2.3在教学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动的统一。强调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结构。2.4在教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2.5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3小学校园的“快乐体育”的实施措施3.1改变课堂模式,激活课堂氛围。3.1.1导入新颖,气氛活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

3、学习氛围,既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也乐于接受。例如:我们改变以往军事性的导入方式(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自由结伴按自己的练倾向冇序地进行活动:还可以利用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既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又能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愉悦。也起到了准备活动的辅助功效,激活了课堂气氛。3.1.2学生自由结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和同龄人进行交往是内在的心理倾向,喜欢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做游戏。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兴趣

4、爱好相同的结伴”可以使学生在练>』和交流中得到快乐。如分成篮球“姚明小组”、羽毛球“林丹小组”、武术“李小龙小组”等使学生在练习和交流中得到快乐;练习能力相仿的结伴可以使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得到成功的快乐。跳高练习能力不同的结伴可以使练习能力好的学生在帮助他人吋感到快乐助人为乐。这种方式的采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3.1.3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快乐。改变练习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悦。有人曾这样说“如果教师给学生都是具体的东西,规范的东西,那么学生就没有创想了”,故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场地器材进行各种变化和组合进行练习,以此来感受成功

5、的喜悦,在障碍赛跑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垫子、跨栏架、短绳等来作为障碍物,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从新对障碍物的次序进行重新组合来缩短比赛的吋间。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有的组把几个障碍物交换了位置,冇的改变障碍物的形状等,在比赛中品尝创新和成功的快乐。有思则必有疑,有疑则必有探知的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3.2注意采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3.2.1游戏法。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但经常做冋一种游戏,小学生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

6、趣味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化,用垒球作“炮弹”,用体操垫搭建成“碉堡”,让学生对准0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也发展了投掷能力。3.2.2巧喻法。组织教学历来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感兴趣的争先恐后,不感兴趣的推三阻四。教师可借物喻意,巧设意境。如守纪律的雁群,听指挥的仪仗队,按顺序走的驼队等;教师可运用丰富生动的语言,形象逼真的动作表情,使学生进入角色,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3.2.3表现法。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如体育教材中的基本体操、武术、跑、跳、投、游戏等教学内容,无不起源于生活。

7、因此可设计生活原型的活动,让学生乐学。如农民春种秋收、猎人打猎瞄准等日常劳动生活的原型动作练习,学生特感兴趣,运动中始终情绪高涨,他们不但注意动作的节奏,还会十分形象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许。3.2.4激励法。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是0的。体育教学中的耐力锻炼最适宜采用激励法。耐力锻炼是最单调,易疲劳的运动,假如只简单地强制性运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即:跨栏架当做“地道”、体操垫折成“矮墙”,用实心球作“地雷”,平铺小体操垫作“战壕”,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