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

ID:25009641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_第1页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_第2页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_第3页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_第4页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摘要]分数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中占用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从全局的视角去把握分数教学,采用整体优化的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分数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关键词]分数教学整体优化核心概念理性思辨深化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1007-9068(2016)05-026  分数的教学,主要由以下六个内容组成:①初步认识分数;②理解分数的意义;③分数与小数以及百分数之间的转化;④比较分数的大小;⑤含有分数的简单运算和混合运算;⑥  例谈分数教学的整体优化策略[摘要]

2、分数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中占用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从全局的视角去把握分数教学,采用整体优化的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分数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关键词]分数教学整体优化核心概念理性思辨深化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1007-9068(2016)05-026  分数的教学,主要由以下六个内容组成:①初步认识分数;②理解分数的意义;③分数与小数以及百分数之间的转化;④比较分数的大小;⑤含有分数的简单运算和混合运算;⑥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这些关于分数教学内容的构成,贴合学生逐级递进、螺

3、旋上升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分数学习中明晰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发展与延伸,从而完成分数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摸索和尝试,谈谈在运用整体优化策略进行分数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夯实认知基础,为后继抽象做铺垫  由于心理年龄的因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总是以感性认知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分数不同内容的各个起始阶段,要有意识地在儿童化和数学味之间找到平衡点,积极创设切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

4、学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尽可能地将抽象知识的教学环节向后推延,以加深学生对分数认识的感悟,从而收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习流程如下。  这个流程切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即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同时该流程又遵循知识结构螺旋上升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做一做、读一读、听一听和写一写等活动,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夯实感性认识的基础。  如有这样一题:有一张平方米的白纸,裁掉了其中的,裁掉了多少平方米?教师应以直观性原则为指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

5、算理。如图①中的第一幅图表示,第二幅图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通过图示,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为后继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紧扣核心概念,为拓展延伸做孕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核心概念的归纳和延展,在化繁为简、层层剖析中凸显核心概念的关键地位,引领学生的思维有序发展。  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求+++的和。本题用一般的通分求和的方法解答显得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学生在独立尝试时虽有意识地绕开这种常规解法,但一时又找不到巧妙解法的头绪。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延续上一

6、环节埋下的伏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一以贯之,引导学生画一画、议一议,将算式转化为图形并借此展开思考。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学生画出图形(如图②),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形并运用转化思想得出解题思路,即总量1-剩余部分=各部分之和。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归纳和总结,将具体的习题与抽象的数学思想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的活学活用做好孕伏。  三、加强理性思辨,为表征转换做辅助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某阶段的信息过于凸显,反而会对后继知识的接纳和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从而导致在新旧知识对接时产生偏差。此外,后摄抑制在学习过程

7、中也普遍存在,即新知识的建立会使原有知识变得模糊,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不同阶段的分数学习进程中,及时地引入思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明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同时,教师在该环节中要合理地调整知识教学的次序,因为运用数形结合、表征转换等形式发展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是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有这样一道常见的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用去了,另一根用去了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长一些?很多教师都准确地把握住相对的量和绝对的量这一对比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对和米这两个数

8、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让学生填写下表进行整理,以形成更完整、更清晰的认知记忆。  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后继分数的简单运算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思辨训练。如教师可以出示一根绳子用去了,还剩下米,是用去的长一些还是剩下的长一些等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集中反馈的形式,理解一根绳子即为单位1,用去了,则还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